閱讀歷史 |

第113章 教育體系的萌芽 (第1/2頁)

加入書籤

卻見這小兒,只是聳了聳肩,“算不得什麼新奇玩意……”

“大侄女是知道的,眼下我這產業示範園,聘用的匠人都已經上千,而且年後還得大規模擴建……”

“絕大多數都是些苦命的勞力人,養家餬口不容易!”

“其實跟他們相處久了,你會現,恰恰這些最底層的勞苦百姓,才是大康朝最淳樸最善良的人!”

“要求也簡單,無非能吃飽飯穿暖衣。再多一些,也無非希望兒女子孫,能讀一點書識一點字,將來不要再活得像自己一樣艱難。”

咧開嘴笑笑,“再加前段時間,與太子殿下四處奔走賑濟雪災,心中多少有些感觸。”

“這大康朝雖說自那景隆皇帝登基,有了些起色,可終究還太多百姓吃不飽穿不暖。”

“而且,過七八成的百姓,沒進過一天學堂,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

又一撇嘴,“當然,這全天下的百姓,我管不著,那是皇帝的事……”

“可這產業示範園內,這麼多匠人村夫,選擇跟了我這個東家,我總得為他們多想著些。”

“所以就琢磨著,建了這麼座啟蒙學堂,聘一些先生授課!”

“到時候,凡是我這示範園內匠人的兒子女兒,只需象徵性繳納一點書本費,都可以來裡面讀書。”

“花不了幾個錢,卻能讓大傢伙都心裡踏實,有個盼頭。”

“不僅如此,接下來這旁邊,還要建大規模的工人宿舍。”

“畢竟我這裡大多數匠人,都是大老遠來的,有的甚至拖家帶口,不容易,每天往返來上工,都耗費不少功夫。”

“做東家的,不能只想著使勁壓榨匠人的勞力,也得為他們多考慮考慮,這樣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總不能我這個東家吃上肉了,手下人卻連口湯都喝不上!”

於是乎,景隆帝便有些懵了。

雖從未真正從事過經商之事,可這全天下,哪聽說過有商賈這樣搞的?

給作坊的工人匠人,不但薪俸高出其他作坊一大截,而且還又是建工人食堂,又是帶薪休假,又是建工人宿舍,又是給人家子女建啟蒙學堂的……

就連府上籤了賣身契書的丫鬟下人,都照樣放薪資。

別看這小兒,犟起來的時候,能活生生把人氣死。

可對待這些底層勞苦百姓,倒好一番純良心思。

一時間,不僅陳皇后,就連長公主趙瀾,怔怔望向這小兒,目光中也幾分異彩。

可沒想到,王老爺倒是一臉希拉平常。

勾著景隆帝肩膀,又是咧嘴一樂,“其實我這子弟小學,跟尋常所見的學堂也不一樣。”

“老哥你也知道,咱大康哪怕是各縣府建的官學學堂,先生所教授的課程,也無非是《幼學》、《文字蒙求》之類……”

“用以孩童們能識得幾個字而已,算學也是有的,可從未得到重視。”

“許多孩童讀了幾年官學下來,卻連一百以內相加相減的題目都不會解答。”

“聽太子說,就連國子監與太學這樣的最高官學,所教授的算學內容,也極其簡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