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十一章 冤案詳情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東風國都城,夜,星斗滿天。

春日暖陽,京城裡繁華祥和,車流,人流絡繹不絕,太子府內卻闃靜無聲。

錢羽身穿著緋色四爪龍袍,外罩鶴氅,輕移步子不停遊走。

他手中拿著一封信。

這封信對他來說十分的奇怪,心裡面的語氣頤指氣使得近乎於威脅,錢羽長這麼大除了父皇還沒人敢對他這樣口氣說話。

所以他心頭十分憤懣同時也十分費解。

如果寫信的人只是罵他的話他倒也不計較,只當那人是精神病就算了,但是信裡的內容卻著實叫他不安。

因為寫信的人好像知道自己不少的秘密,甚至包括當年楚思冕的冤案與他有關都一清二楚。

錢羽並非正宮皇后所生,只是因為正宮集團在當年犯了罪案被錢灃大肆責罰,如今已經被貶斥成了二流皇族,他才得以成為了儲君。

東風國不大,但內部諸皇子間對皇權的傾軋卻一點也不太平。

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錢羽登基大寶只是時間的問題,太子錢羽卻絲毫不敢馬虎。他暗中扶持了許多自己的勢力,可以說如今絕大多數朝廷臣子都暗暗朝他傾倒。

誠然,這需要花費不少的金錢,所以錢羽自從當上太子之後便想盡一切手段去收刮錢財。

甚至當年信陽郡鬧了水災,前鋒派遣楚思冕前去賑濟災民的銀子他都要想辦法拿走一大部分。

錢羽的行為楚思冕不可能不知道,但他無可奈何。

因為他可得罪不起錢羽。

不過,災民卻必須要賑濟。當時錢灃讓戶部給楚思冕劃撥銀兩近十萬,錢羽一口氣就拿走了將近七萬兩。

楚思冕無奈,只能帶著不足三萬兩白銀去了信陽郡。

信陽郡那時候幹人口就起碼有一萬多人,這些賑災銀子攤到人頭上滿打滿算沒人也只能分到二兩銀子。如果只頂上個十天半個月倒也無妨,可是平整土地,恢復生產,購買牲畜最起碼也得半年的時間,這點錢遠遠不夠用。

面對這樣一種情形,楚思冕不敢跟皇上彙報是太子抽走了賑災銀兩,因為彙報了也沒有用,朝廷的大臣們肯定一股腦的為太子辯解,太子最後也會無事,而自己卻得罪了太子,必然得不到好果子吃。

無奈,楚思冕只能忍氣吞聲,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他偷偷將此事告訴了當時的信陽郡郡守穆端方。

穆端方自然也不敢得罪太子,只能私下埋怨幾句就開始和楚思冕商議對策。

賑濟災民的銀子不到三萬兩,如果按照人頭分配的話用不了十天就全光了。老百姓期初可能還會感念朝廷的好,但銀子一斷他們肯定又會埋怨。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災民吃飽了後肯定更加有力氣,造起反來力度也會更大,那樣一來他們反而會遭受到掣肘。

思來想去,兩人盤算決不能把這些災款放出去。

可是災民也得賑濟,不然朝廷怪罪下來二人一樣難逃一死。

楚思冕和穆端方都感到事情棘手。最後決定以募兵的名義進行賑災,將有力氣造反的青壯年都招募成兵丁,至於那些老弱病殘死就死吧!

他二人覺得這已經是最好的法子了,雖然有些慘無人道但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

結果,募兵的確解決了銀兩不足的問題,但信陽郡也因此屍橫遍野,餓殍恐怖。許多沒有能力當兵的人扶老攜幼趕赴到了京城“告御狀”,把事情鬧大了。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秦霄賢嗅到了搬到楚思冕的機會,彈劾了楚思冕的“罪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