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9章 去一趟簡直夭壽三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顧天佑幽幽地嘆口氣“其實我也看不出這些東西的真假,不過想想你也不會有這麼大方。”

聶白臉色沉了沉,緩緩地揮動手中的扇子“你們這是算好了膈應本公子吧,真是好心被當作驢肝肺。”

三人都不大想理這個錢串子,可他還在自顧自地說著“那白玉觀音雖然是贗品,但終歸是出於紡娘之手,這價錢也是不菲的。”

段祺恩對紡娘這號人物有些印象,第一次和天佑來琳琅館,天佑告訴自己琳琅館的東西多是贗品時,就提到了紡孃的稱號。

“這麼說這幾天你是去找紡娘了?”顧天佑漫不經心地問道。

“嗯,”聶白點頭,接著沉痛地說道,“那女人還是那麼兇,去一趟簡直夭壽三年。”

段祺恩默默垂眸,勞什子的夭壽,誰看不出來這廝臉上寫滿了“我不怕”三個字。顧天佑淡淡說道“若是她知道你這麼說她,那你便真的要夭壽了。”

聶白還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一時陷入沉靜,段祺恩有些狐疑,怎麼氣氛就變得如此不同了呢。

月琳琅剛準備低下頭繼續擦拭自己那把短刀,就看到聶白在一個勁給自己使眼色,她歪歪頭,最終還是明白過來自家公子的意思,便轉過頭對段祺恩說道“郡主,我帶你去樓上看看吧。”

段祺恩哪裡不知道這是聶白的主意,雖然疑惑,但還是點頭應下。

她起身隨著月琳琅走進紅木門離去。

聶白見段祺恩離去,便皺眉對顧天佑說道“天佑,紡孃的事本公子還是得和你說說。”

“不必再說。”顧天佑幾不可見地輕蹙劍眉,“紡娘之恩,我銘記在心,其餘的……”

聶白被氣樂了,紅袖一揮,摺扇收起輕敲桌面,眼中隱著慍意“天佑,你既然知道她對你有恩,那便不能如此薄情吧,一面也不見,一句話也沒有,她好歹是我堂姐,你看在我的面子上……”

“現在說起我來了?”顧天佑的聲音依舊不溫不火,卻隱隱能感受到其中的寒意,“若不是你優柔寡斷,月琳琅會有這般遭遇,還險些喪命?”

一說起這事,聶白就有些洩氣,一對丹鳳眼閃過一絲黯然“你都知道了?”

“猜的。”顧天佑沒好氣道,“剛剛才確定,不過你恐怕還要給其他人交代。”

他說完便沉默地給自己倒杯熱茶,臉上還是平靜無波,但說自己真的毫無感觸便是假的,畢竟那名女子救過自己的性命。

但恩人和愛人,並不能等同,這一點,顧天佑還是清楚的。

“也對,你有岑羅郡主了。”聶白又靠回椅子上,“天佑,你這人啊,專情也絕情,外人說你是溫潤如玉的默然君子,欸……也都是被你的外表騙了。”

顧天佑聽罷,臉色不善地剜了他一眼,聶白卻不以為然地繼續說道“你既然已經有自己的決定,那有時間便親自去給紡娘說,本公子才不去,一開口絕對會被打出來!”

“你武功差又能怨誰。”

“那是我捨不得對自家人用暗器。”聶白陰陽怪氣地說道,“本公子才不逞匹夫之勇。”

“太差了就不要給自己找理由。”顧天佑不遺餘力地膈應聶白,“你今日專程讓我和恩恩過來,就是為了這幾樣禮品?”

聶白一受摺扇,丹鳳眼浮出一些陰騖的色彩,周身的紈絝公子氣也收斂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肅然之意,畢竟他也是大家族的少主,面對友人時不會散出這種冷酷的氣息,所以顧天佑見狀便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也嚴肅了起來。

一時間,剛才還隨意散漫的氛圍立刻變得冷肅極了,這也是聶白支走月琳琅和段祺恩的原因。

“江湖變了。”聶白開口道,字字沉重,“或者說,是朝堂變了,但是我不清楚而已。”

“怎麼說?”顧天佑緊鎖眉頭,雖然還不知道究竟生了什麼事,但今日聶白肯與自己說,那勢必與朝堂有關。

樓下的氣氛雖然詭異冷肅,但完全不影響樓上這安然寧靜還帶著些尷尬的氣氛,而尷尬的原因,就是太過安然寧靜了。

“這些都是聶公子平時鼓搗地嗎?”段祺恩有些不適應這種尷尬的氣氛,只能沒話找話。

月琳琅看著段祺恩指著的那些小物事,輕輕點頭“嗯,公子平時最喜歡鼓搗這些。”

說著,她下意識想低頭擦刀,但是低頭的一瞬才意識到……自己分明沒有帶刀上來,現在下去,沒準打擾了公子他們的談話。

思及此,她黑白分明的眸子裡閃過無奈,這份無奈正好落入段祺恩眼中,她可不知道月琳琅在想些什麼,還以為是對這些小東西的無奈,便開口說道“聶公子童心如此,甚是難得,也難為你多擔待了。”

月琳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兩人都沒意識到這只是雞同鴨講而已。

“月姑娘……”段祺恩有些為難地開口,“我能問你一些事嗎?”

月琳琅輕蹙眉頭,說道“郡主不必總叫我月姑娘,叫我琳琅便好,雲紗姐姐她們都是這樣叫的。”

“不過公子總喜歡在前面加個小字。”她想想又說道。

“這樣啊,不過琳琅叫起來也的確順口。”段祺恩笑道,“那你也莫要再叫我郡主了,叫我恩恩即可。”

月琳琅輕輕點點頭“那你想問我什麼事?”

段祺恩看了往樓下的方向看了一眼,略帶遲疑地答道“我想問問紡孃的事……”

她自然察覺到剛才聶白提到紡娘時他和天佑之間那微妙的氣氛,而且透過言談她也察覺到天佑和紡娘也算熟識,這個時候聶白讓月琳琅帶自己離開,說心裡沒有波動是假的。

“她?”月琳琅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但很快又恢復平靜的神色,“你想知道她也不奇怪,紡娘在江湖中頗有聲望,特別是仿製的功力尤其突出,所以有‘紡’孃的稱號。”

“為何是紡而不是仿?”段祺恩有些不解地問道,月琳琅也是搖頭不知“這個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應是江湖中的謬傳,起初可能此字是單人仿,但大部分江湖中人不清楚,擅自認為是紡織之意,後來越來越多人誤解,便也就延續了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