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心骨 (第1/2頁)

加入書籤

諸侯王對於朝廷來說就是一塊不能見人的心病

誰都心知肚明,但誰也不敢直接拿到明面上說,因為一說出來,就意味著要徹底撕破臉,意味著所有偽裝的平靜都要被打破,而更可怕的是,朝廷與諸侯兵戈相見,朝廷並不一定能贏

萬一輸了,那大梁這百年基業,就要盡毀了!

但現在,元昭帝姬就這麼堂而皇之的、理直氣壯的說了出來!

若她只是一個初入朝堂的菜鳥、不過一身可笑的少年意氣,那不必多說,皇帝會直接派人把她叉出去,防止她說出更多駭人聽聞的話,動搖民心

可偏偏她元昭帝姬,是混跡朝堂如魚得水、手腕老辣的政客,是皇帝的心腹與代言人

沒有誰覺得,她說的這些話,是沒腦子!

百官看著她的背影,目光驚駭而隱帶恐懼

他們真是看不明白,這位元昭帝姬又想整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手筆!

積威深重的結果就是,一時間竟沒有誰敢跳出來,打斷她的話斥責她胡說八道

殷頌侃侃而談“兒臣以為,可命涼州、雍州都督統帥麾下戍衛藩軍,斥資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再調撥二十萬禁軍,和以半百萬數的大軍。”

聽到這兒,終於有人跳出來,質疑道“漠北百萬大軍駐守,若是強行攻打,我朝廷少說也應備百萬大軍之上,若如殿下所言,五十萬軍隊根本沒有勝算;但若是真要湊齊百萬大軍,不說邊防缺兵少馬恐生禍患,禁軍守衛不足,如何守衛我中央王脈之地?!”

這一說,就彷彿開啟了水管的閘子,一個接一個蹦出來,唾沫橫飛的反駁道“臣以為殿下所言尚不夠周全,都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百萬軍隊的糧草如何能輕易籌集?今年地方多有旱澇,歉收少稅之事頻生,若再強行徵集糧草,動搖國庫根基,恐使民心不穩,動搖國本啊!”

“臣附議,臣以為……”

皇帝早猜到會有很多大臣反對,但沒想到會是這樣強烈的反應,看著跪了一地的大臣,難免心慌,不自禁看向殷頌

“元昭,諸位大臣的擔心都有道理,你怎麼看?”

殷頌就笑『吟』『吟』看著大臣們聲嘶力竭表示不想打,聽見皇帝問話,微笑道“諸位大臣所言,兒臣都已經想到了,只是打雖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但總歸是可以協調的麻煩,而若是不打,以漠北的囂張與富庶,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大軍壓境來攻打我朝廷了。”

不少人被她這坦『蕩』『蕩』的話,氣得險些背過氣去

—就你看的明白,就你敢說是不是?!看破不說破,大家還能愉快的玩耍,你這麼撕破臉,長廣王就算不反也得反了!

“兒臣以為,糧草籌集雖難,卻也並非不可,調撥國庫、命宮中與諸位大臣府中縮減開支,查處抄家些貪贓枉法的官員,以國供名額或是鹽、鐵等少量禁私販的朝廷物資民販名額召集大梁富商競爭捐款等等,兒臣只隨便想想便有不少法子,戶部再妥善處理一番,錢擠一擠,總是能擠出來的。”殷頌笑眯眯道,完全不管身後許多人青黑的臉

笑話,大梁立朝百年,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沒錢也不是真沒錢,只看想沒想到合適的法子!

加徵賦稅、從窮苦百姓手裡硬掏錢,把一個個都搞的民不聊生這種傻『逼』事兒殷頌是想都不想的,事實上她每次看到史書上有這樣的例子就覺得無語

封建時代的平民百姓與現代的平民百姓可不一樣,先是人少,其次是窮,真窮,就算是號稱富庶無比的大唐盛世,百姓也不過是衣食無憂、遠遠達不到能透過從每人手上扣一點國家就有錢的地步;但從達官貴人手上坑錢那可就不一樣,現代打幾隻“大老虎”,那都是幾十億幾百億的入手,更別說是貧富差距極大的封建時代了,從每一家手裡薅一部分錢,結合起來就是一筆不敢想的巨資!

但是,這種事兒和乾的收益成正比的,就是它的難度係數

不說普通的大臣,就算是皇帝的心腹,都不大敢接—人家被坑了錢不痛快,搞不了皇帝還能搞不死你?!大家合夥給皇帝施壓、或者照三頓的說你壞話,九成的皇帝會直接讓你背鍋、一了百了弄死你平息眾怒,剩下那一成還算有道義的皇帝會日漸厭惡疏遠你,也不定什麼時候你就悄無聲息的涼了!

就算是安王、齊王這樣的皇子,也需要倚仗臣子的擁護,所以也不敢這樣得罪權貴

但殷頌不怕啊!

她現在這個身份,簡直是好到不能再好了—她是皇家人,不怕權貴們的報復;她是一個女人,不靠籠絡大臣坐上皇位;她是皇帝的心腹,皇帝會給她最大的許可權……

史上任何一位皇帝,作為權利的頂峰,再愛民如子,也潛意識的站在權貴這一方,但殷頌是從一個意識形態上民權平等的時代而來,即使作為權貴的一員,心態上卻並不完全傾向於權貴

她要的,是江山穩固,是富有生機而具有可持續展『性』的社會結構,是未來的幾十年甚至百年的繁華盛世,無論是平民、權貴,在需要的時候,都要為之犧牲,甚至可以是皇帝和她自己!

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鐵血冷酷、但又不失溫情的公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