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動心 (第1/2頁)

加入書籤

誠意,拿出什麼誠意?!

難不成還真把他匈奴的兒郎們都送來才算誠意?!

打著求和之名而來,實際從未把朝廷放在眼裡的六王子耶律蘭提很想當場掀起桌案,指著她冷笑出聲,但理智組織了他

不說對面現在還坐著一個態度曖昧的定遠王,只憑這位笑意盈盈的元昭帝姬那日一言不合便讓城牆上弓箭手彎弓而向,耶律蘭提就不敢再低估她的膽子!

他甚至莫名覺得,如果他今日敢真的撕破臉皮,她也一定不會介意讓御林軍直接衝上宴席大開殺戒!

想到這兒,他生生壓下那一口氣,微笑道“父王命我千里迢迢而來,又是主動求和,自然是誠意滿滿。”

這話說得敷衍,但殷頌也只是敲撥一下、暫時不打算把人『逼』急了,便含笑應和了兩句,就把這一茬兒過去了

皇帝沒意識到一場半起的風波無聲無息的又平了下去,他只覺得自己今日格外的威風痛快

在他看來,匈奴六王子已向他伏低做小,他目光下移,看了看已經叫人換了茶水自顧自飲的霍劭,雖有心壓一壓他逞威風,但到底顧忌他冷峻鐵血的作風,怕自己會被他弄得下不來臺,便乾脆轉移了目標,看上了笑意淺淺怎麼看怎麼好脾氣的殷朗

“賢侄啊!”皇帝衝殷朗和顏悅『色』道“來建安這些日子,待得可舒服啊?”

殷朗聽見這個稱呼,微微挑了挑眉

溫文如玉的人設自然不能崩,殷朗衝皇帝拱了拱手,恭敬的微笑道“有勞皇叔父關懷,朗在建安一切都好。”

“那就好!”皇帝一臉感懷“朕與你父王雖分宗許久,到底也是血緣相牽的兄弟,他走得突然,朕知道了,也甚是傷心,雖不曾說出來,也想著要好好關照你,沒想你年紀雖輕,卻頗有章法,將嶺南治理得井井有條,叔父對你便也放心,只是你若有事,便來找叔父,叔父定會為你做主。”

這段話已然槽多無口了,親自氣死了親爹的殷朗臉上卻掛上動容的表情,站起身深深俯謝恩“皇叔父拳拳之心,朗都明白,朗不會說什麼好聽的話,朗只知道朗雖沒了親父,卻還有叔父,以後定當如愛戴尊敬親父一樣尊敬皇叔父。”

這話皇帝愛聽,愈憐愛的嘆口氣“真是個實心的好孩子,朕只憐你半生顛簸,年紀輕輕又失了雙親……”

殷頌適時軟聲道“大好的日子,父皇便不要掛懷了,堂兄不是還有您的關懷呢麼。”

好一句堂兄,就這麼巴不得把他按死在親戚的身份上

殷朗有些哀怨的剜了她一眼,唇角卻勾著笑,殷頌渾身寒『毛』乍起,莫名覺得不好,果然下一瞬便聽殷朗低沉道“殿下說得是,皇叔父莫要傷懷,朗已經是有福之人了,若非殿下牽橋搭線,朗恐怕一輩子都沒有與親父團圓的日子;殿下幫了朗甚多,是朗的恩人,更是我嶺南的恩人,朗時刻謹記著殿下與皇叔父的恩德,恐一生都無以為報。”

關於元昭帝姬如何說服臨江王臣服,或者說關於元昭帝姬與臨江王之間的事兒,一直都是個謎,但謠言已然被傳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此刻聽臨江王主動說起,言語間還有些不明不白的未盡之意,眾人頓時都來了興趣,紛紛豎起耳朵等著聽第一手訊息!

連已經被殷頌糊弄過一遍的皇帝,都頗有興致“是麼?元昭倒是沒怎麼提起。”

殷朗抿唇一笑,瞭然又有些深意的樣子“殿下豁達大度,自不願宣揚這些,只是朗卻一直銘記於心。朗剛回父王身邊,於政務上很有些手忙腳『亂』,也不敢讓父王失望,是殿下慧敏練達,手把手教了朗不少東西;後來父王急病過世,朗痛不欲生,朝中王廷亦『亂』成一團,亦是殿下不辭辛苦自江南跋涉而來,勸慰朗甚多、又協助朗整頓時局,才有瞭如今的嶺南……”

他短短几句話,卻讓人莫名的有畫面感,才子佳人,風雨同舟,又是這般恩情……官員們還好,席上不少命『婦』貴女已經不受控制的往風月情事上想,年輕姑娘們看著臨江新王清俊溫柔的容貌,聽著他低緩含情的嗓音,又聯想上這般天作般的故事,頓時都覺得小心肝『亂』跳,頰上飛紅

舒貴妃見殷朗眉眼含情,又一次次抬眼去看殷頌,心中突然一動

帝姬豢養男寵面不在少數,但放到明面上來,仍然不好看

更何況,如今這位臨江新王名義上,還是她的堂兄,兄妹『亂』倫,風言風語倒還罷,若是成了真,那可是失了體面的丟人事兒!

這樣想著,舒貴妃只作不知,咯咯笑著,似無意道“陛下您瞧瞧,元昭這孩子竟都沒與咱們說過,她與阿朗竟有這麼深的淵源,臣妾瞧著,比起那些流傳千古的深情美談也差不到哪兒去!”

皇帝一愣,似乎這會兒才琢磨出味來,若有所思

殷頌笑意不變,只淡淡瞥一眼舒貴妃

殷朗想做她身邊人,有意模糊邊界,卻也只是想在她身邊多些自己的痕跡,絕不想看她名聲受牽累,目的既已達成,便要開口解釋

可有一個人卻先他一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