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一十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之後正如殷頌所想的,她疏遠霍劭,霍劭也未再強求,自那日之後兩人再未見面

屋裡燃著如舊的花香,卻再沒有溫暖寬厚的胸膛任她倚著,殷頌合上手中的冊子,微微嘆口氣

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情愫這東西也是一樣;未動情時不覺如何,待動了情又要強要絕情,便覺哪哪兒都不是滋味—即便是她這種自詡涼薄無情的,也不例外!

殷頌沒想到霍劭對自己的影響會這麼大,她對他的喜歡似乎比自己想的更深一些,但這之外,她反而愈心有餘悸

如今尚且如此,若是她真的任由自己的情誼展下去,任由他在她心中埋得愈深……那得有多可怕?!

難過於初戀的無疾而終,但她也不禁鬆口氣

還好,她在自己還能戒得掉的時候拔身而出,不至於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但這之後該如何與霍劭相處,殷頌咬著唇想了又想,哀嘆一聲

所以說啊!兔子不能吃窩邊草!以後這還怎麼愉快的玩耍啊!

算了算了,等迴避不了的時候再說吧!

把看完了的冊子扔到一邊,殷頌叫來玲歡

“傳下命令,先不去揚州了,在青州府永寧港停下。”

……

次日,兩艘從緩緩行駛的寶船出的快船,先一步抵達永寧港,傳達元昭帝姬旨意

青州府知州震驚之後,第一時間通知下屬的官員準備接待,又連夜封了永寧港,將私船引渡到附近的港口停泊,在途中安排好戒備護衛的兵士,又派人把行宮再收拾一遍,確保萬無一失之後,四日後大清早,知州攜青州府五品以上官員就早早候在港口,等著船隊抵達

忙忙叨叨好幾天,諸位官員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歷來南巡江南,都是先去揚州府,然後再由揚州去其他州,他們這次也是這麼準備的,誰想到元昭帝姬竟不按套路出牌,半路上說要來青州

青州府是青州主府,不設知府,最高長官就是知州,此時他身後的心腹曹參事便忍不住在他耳邊嘀咕“這元昭帝姬到底想做什麼呀?”

青州知州姓齊名書崖,是個留著短髯的中年男人,相貌嚴肅端正,他是進士及第出身,十幾年前曾任禮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學識名滿天下,後來因得罪了權貴被其針對,仕途不順,他也頗有脾氣,當即就上書請求致仕,那時還是先帝當政,一方面因為不好開罪權貴、一方面又捨不得齊書崖的才華,無奈之下將他配到地方,任青州知州,便一直至今日

齊書崖摸了摸短髯,若有所思

他年輕時性情傲岸,看不慣建安奢靡風氣,任青州知府之後,青州政事清閒學風端正,正和他心意,這些年修身養性,脾氣反而溫和了不少

“元昭帝姬不同於尋常皇族,心中頗有深算,此番做法,約莫有深意吧。”

曹參事一聽,很有幾分驚訝“大人對元昭帝姬,評價頗高啊。”

齊書崖臉上微露笑意

元昭帝姬任了三年的監察使,查處貪官汙吏、體察民情整頓民風,雖說不乏打壓異己、扶植自己勢力、博得好名聲之意,但也的確是做了利國利民的好事兒

歷代帝王為何南巡先至揚州?論才子最多當數青州,論魚米之鄉當數太湖沿岸,論船舶貿易當數臨海……但為何帝臨之地以揚州為;因為揚州景最美、美人最負盛名,秦淮水柔波漫漫、秦淮名妓也最是風流多情,哪位下江南的帝王皇子不曾留下風流韻事、不曾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南巡南巡,與其說是體察民情,早不知從何時起就變成了遊山玩水、奢靡享樂

元昭帝姬選擇先至青州,其中深意,著實令關注家國之事的人心生期待

齊書崖道“再看看吧。”

看看這位元昭帝姬,是否真能擺脫皇族遺風,真能做出些讓人欣喜的改變

巨大的寶船緩緩靠岸,巍峨的檣楫風帆、重重高大的樓閣,儼然煌煌皇家氣派!

從岸上可以望見,船頭眾持槍軍士與侍從簇擁著那道修長纖細的身影,正紅色的披風隨風擺動,內裡纏暗金紋的飛鳳宮裝雍容華貴,縱使看不清眉眼,也沒人會認錯那屬於金枝玉葉的高貴

架上巨大的木板,殷頌扶著玲歡的手,緩步下船上岸,齊書崖彎腰拱手,身後官員紛紛跪下“見過元昭帝姬,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高聳雲鬢下,眉心點著牡丹紋的帝姬有著可傾國傾城的容顏,只見她唇角微勾,漾出溫和端莊又不失親和的笑容,她抬起手,一舉一動皆是不可描摹的優雅“眾卿平身,孤突然變道改程,害諸位加班加點,諸位操持辛苦了。”

齊書崖道“殿下客氣,此乃臣等本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