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章 一百兩銀子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徐思夜皺起眉頭,看起來自己以後還真不能隨隨便便畫畫,今天自己就畫了兩幅畫,結果都惹上了麻煩。

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而引人注目,這麼一來自己想要平靜度日的想法可就難以實施了。

這時候忽然一個老者走到人群前面,細細打量了一番那幅畫,不停地點著頭,跟著跟身邊的一個小廝低聲說了些什麼。

那小廝立刻扯著嗓子喊道“有誰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咱家老爺看上了,要花一百兩銀子買下來!”

一百兩銀子!這話一說出口,所有人都是一片譁然,連徐思夜都嚇了一跳。

現代很多古裝電視劇裡,劇中的人物動不動出手就是幾百幾千兩銀子,好像這銀子根本禁不住花一樣。

事實上,中國古代尋常百姓所使用的主要貨幣,大部分都是銅錢貨幣,以及當時一種名叫“交子”的紙幣。

因為宋朝是為數不多的並不重農抑商的朝代之一,因此宋朝的商業十分的達,這也導致了銅錢貨幣使用不便。

一千個貨幣為一貫錢,相當於一兩銀子,重量至少有二三十斤。而買一批絹布也要用到最少兩三貫的錢,因此當時的商家就明瞭交子。

也就是說,對於尋常百姓,一百兩銀子縱然算不上鉅款,也絕不是個小數目。甚至可以滿足一個三口之家兩年的日常開銷。

徐思夜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隨手一副寫生,居然能夠買到這樣的天價。

“敢問這幅畫究竟是哪位所畫?我們老爺要花一百兩銀子買下來!”那小廝繼續喊著。

人群中面面相覷,沒有人說話。徐思夜也在猶豫,自己該不該出現。

本來自己這個林家的病秧子女婿在揚州城就不算冷門話題,如果自己這時候露面,肯定會聲名大噪。

但是這一百兩銀子實在不是一筆小錢……

這時候,那老者忽然說道“這幅畫既然是無主之物,小老兒就自作主張先行取走了。若是有人知道這幅畫是何人所畫,就請此人到城西柳條巷口十三弄房,小老兒願將一百兩雙手奉上。”

說完,那老者就讓小廝小心翼翼地將畫取下,收了起來。

這老者實際上已經猜到,這作畫之人恐怕是不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於是自行先將畫拿走,反正今天當這麼多人面許下了承諾,也不算是不告而拿。

老者帶走了那幅畫之後,人群也逐漸散去,徐思夜依然站在遠處,內心思索著那老者究竟是什麼人,自己該不該去找老者要錢。

雖然徐思夜很想跟那些文人墨客一樣,甩下一句寶劍贈烈士貨送與識家,大大方方地把畫送給別人。

但是生存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如果現在徐思夜被林家掃地出門,恐怕用不了幾天就會餓死,身邊無論如何也需要有點本錢才好。

就在這時候,屏兒從遠處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爺,您在這裡做什麼呢?”屏兒似乎有什麼急事,要開口時卻猶豫了一下,反而問了句話試探徐思夜的反應。

“沒事。”徐思夜也不去收拾那畫架,慢條斯理地在河邊找了塊石頭走了下來,靜靜欣賞這湖景。

江南的景緻在那時候可是難得一見,綠水盪漾,柳絲垂掛,水面泛舟。

此時夕陽西下,餘暉映水天一色,漁舟唱晚,何等的悠哉適宜。對於剛跟一個潑皮無賴糾纏過的徐思夜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景色更好的補償了。

屏兒走到徐思夜身後,幾次想要開口,話到了嘴邊又都嚥了回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