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 (第1/2頁)

加入書籤

林家是揚州城數一數二的大商賈之家,以經營釀酒、茶葉、鹽引為主業。

宋廷南渡,使得江南成為整個華夏科技文明最達的地方,宋朝手工業展極快,揚州作為南宋於江北最大的城池,繁華堪比臨安城。

林家家主林耀明年過六十,精神矍鑠,正坐在林家主堂的正位上,頭上掛“明禮知孝”的匾額。

在他身邊兩側的位置上,坐著林家如今管事的幾人。

一側坐的是林耀明的兩個弟弟,老三林耀洪、老四林耀堅。

另外一側坐的是林耀明的兩個兒子,長子林廷光,和次子林廷選。

林廷光也是徐思夜名義上的岳父,徐思夜於養病這段時間,見過林廷光幾次,對林廷光唯一的印象,就是此人很憨厚,對於家主林耀明唯唯諾諾,不算是個有主見的人。

也是因林耀明半生創業,使得林家已成為揚州商貿的樑柱,林家的晚輩都活在他的陰影下,很難有所作為。

“父親,徐思夜來了。”

林廷光見到徐思夜進來,對主座的林耀明提醒一句。

徐思夜年不及弱冠,尚且無表字,再者他未融入到林家,這個岳丈對他也是大名相稱。

林耀明從座位上站起身,用複雜的神色打量徐思夜。

徐思夜到底是寄人籬下,恭恭敬敬拱手行禮,口中道“見過太爺。”

林耀明嘆息道“未曾想,跟令尊揚州一別,才不過五載,他竟然……可惜啊可惜……”

徐有成當年被調江北戍衛軍政時,曾跟林耀明有過最後的相見,正是此番相見,確定了徐思夜跟林家小姐的婚事。

“父親,故人已逝,由不得感慨,徐思夜他於災劫中化險為夷,正是有徐家祖上的庇佑。”林廷光勸說道。

林耀明分外無奈,還是重新坐下來。

徐思夜在林廷光吩咐下坐在末席,以便聆聽老太爺的教誨。

“病可有好?每日是否用藥?揚州住得可還習慣……”

林耀明表現出對徐思夜的關切,噓寒問暖。

看似貼心卻也不過是敷衍的相問,徐思夜能看出林家人對自己的冷落,還是認真回答。

“丫頭那邊要去一趟湖州,過四五日便回,到時也能讓你們圓房合巹。”林耀明提到自己孫女時,態度慚愧。

雖是沖喜的婚事,但一成婚自己的孫女就跑了,丟下個新郎官在妻家,傳出去始終不像話。

林耀堅突然道一句“身體也養好,是該讓他回徐府老宅,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非入贅,總不能長久賴在林家吧?”

“咳咳。”林耀明咳嗽兩聲。

顯然這位林家家主,對於弟弟的話是有意見的,奈何林耀堅所說的也是實情。

林家不但照顧了徐思夜,幫他治病,還把孫女嫁過去沖喜,才讓徐思夜撿回一條命,對於林家來說已仁至義盡。

哪怕也知其他房的人是在提防徐思夜,但始終林家女並非兒子,徐思夜也非入贅。

林廷光搖頭嘆息道“徐家老宅年久失修,這幾年已有多處屋舍塌陷,親家公尚在時,每年還曾派人回來打理,這兩年……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