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六九 沙場晝夜多風雨(五) (第1/2頁)

加入書籤

馬銘從陝西到山西,再到山東、北直,乃至於如今成了第二師第三營第二千總部探馬局百總,人稱探長。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老探馬,他從小聽到大的故事是爺爺曾經帶著三個手下,四人六馬偷襲了一處上百人的韃子營地,搶了五六十匹上好的良馬……

當然,故事的結局是良馬被軍中收走了,功勞被上司瓜分了,而他老人家只能繼續給圍爐夜話的子孫講述當年的故事。

從馬銘十六歲殺了第一個寇邊的韃子之後,他爹給他換上了磨得光亮的馬鞍,那是故事中至今尚存的唯一證明。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不相信爺爺的故事,直到今夜,他突然現,或許爺爺的故事可能是真的。

今夜,全域性的探馬都匯聚到了一處,銜枚裹蹄,靜靜地朝清軍大營摸去。

身手最好的小夥子潛伏在寒氣未盡的林木之中,以最快的度解決掉伏路兵,然後繼續前行。

整整四里路,清軍設了三處伏路兵,還有兩處遊動的明哨,都被輕而易舉地從這個世界上抹去。馬銘已經過了自己動手的年齡,看著手下的小夥子如此利落,他心中更是比自己得手還高興些。

尤其是這些小夥子中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走在前面的探馬越過溝壕,挪開拒馬,摸到清軍營寨之外。在這種天光之下,很難看清裡面是否停放著攻城器械。也很難判斷是否有人挨著這些衝車、盾車睡覺。

“探長,怎麼辦?”回報的探馬退回來找到了馬銘。

“寨牆多高?”

“一丈多,有箭樓。”探馬道“就跟圖上一樣。”

“要是實在不行……”馬銘道“混進去!”

“萬一被現了呢?咱們又不會說滿洲話。”探馬摸了摸腦袋,尷尬道“我連頭都沒剃呢。”

“出息!”馬銘啐道“就不會換個地方先放把火麼!”

清軍臨時營寨是用原木搭建出來的,雖然有一定的警戒防禦的作用,但這些原木並不防火。甚至因為裡面混用了松木,一旦被人放火還會產生大量的濃煙,也不容易被澆滅。

更為悲催的是。索海和圖賴找到了一條小河作為飲水地,但那條河距離八里鋪營寨還有一里之遙,短時間內根本救不了火,只能看著火借風勢,越燒越大。

明軍探馬看著煙火沖天,也聽到了裡面的慌亂喧譁,這才選了個沒人的角落。丟擲鉤爪,派了個身手最好戰士抓著繩子爬了上去。只要有一個人上去,便有五七條繩索垂下來,不一時功夫便已經翻過去了十餘人。

馬銘帶著其他人在外面接應,另外又分出三五人去火上澆油,引起更大的混亂。他雖然面子上看似鎮定。心中卻恨不得飛進去看看,看看那幫猴崽子怎麼過了這麼久都沒動靜!

足足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清軍營寨之中終於傳出了動靜。

一團團火光接連騰起,登時將寨牆上的光芒搶奪過來,照亮了整個夜幕!

——得手了!

馬銘重重往地上一錘,低聲道“去兩個人接他們。”

果然不出片刻就有兩個黑影出現了寨牆上,卻不肯下來。示意戰友將更多的猛火油送上去。

這是找到了大魚的跡象。

馬銘的心越緊張起來。

終於,當清軍營寨內騰起一股更大的火光之後,潛入其中的探馬終於翻了出來。除了一人被火焰燎去了眉毛,並無半點受傷。

“你們燒了啥?”馬銘劈手抓住一人,正是自己的大兒子。

“是個糧倉。”大兒子也很興奮“二愣見裡面出來的人扛著糧包,說順便給燒了。”

馬銘頗有些失望,放開兒子,對左右道“原路。咱們回去。”

在馬銘才回到寧遠城的時候,常志凡已經拿到了戰果清點的報告。

王鍾就連晚上都沒有從熱氣球上下來,非要重頭到尾看探馬局大顯身手。

“報告千總,探馬局不負使命。”馬銘報上了戰果,比王鍾報的還少了一具衝車。應該是在點算上有些差錯。

常志凡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安排這次夜襲,沒想到一擊得手,欣然道“幹得好!本官這就為你局請功!”

“千總。還有一事,卑職有個想頭,不知該不該說。”馬銘是在回來的路上才萌了一個主意。若是說了,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若是不說。又憋得心裡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