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四七 但得飽掠速颺去(三) (第1/2頁)

加入書籤

曹寧見皇太子表情沉著,又聽殿下直言自己不信那五千級的事,已經定下心來。

他略清了清喉嚨,開始講述道“我師現東虜近來攻打得不甚用心,擔心東虜是要逃走。”

朱慈烺點了點頭。東虜如果要逃,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一方面天寒地凍,明軍未必就敢追出關去。另一方面是乘著冬天回去,春天可以讓劫掠來的包衣開墾耕種,正好不耽誤農時。加上從關內運出去的糧食,還能過個肥年。

自問若是自己處在東虜的立場上,眼看攻守不利,肯定也是趁著現在就走。

“所以職部就在思量,該如何將東虜留下。”曹寧道“正好這時候軍情司送來了一份東虜內部的情報,職部思量著,咱們在東虜軍中肯定有人。”

這種事瞞不過聰明人,但絕不能大加宣揚。朱慈烺不置可否,只是靜靜看著曹寧,讓他繼續往下說。

曹寧試探性道“而且那人地位還很不低……職部之前曾有過一個計劃簡單說來,先放鬆土城的防禦,適當讓東虜現咱們的防禦薄弱處。想土城是溝通我師水路糧道的重點,這個誘餌絕對有分量。”

朱慈烺點了點頭“而且以東虜的狂妄自大,就算知道那是陷阱,也敢往裡跳,但肯定是用的最精銳的白甲兵。”

“殿下神機妙算!”曹寧習慣性地拍馬,旋即乾咳一聲,繼續道“所以職部也擔心弄巧成拙,一直沒有實施。看了軍情司送來的情報,知道東虜裡邊有自己人,那這個計劃就算是補全了。咱們就給他們來個連環計!

“職部先聯絡了軍情司。請求錦衣衛協助。並且送上了這份計劃的前半部分一般而言,精銳奪城大多要出敵不意,所以事先肯定會放鬆攻擊,讓我師懈怠,然後夜中偷襲。而偷襲之前,軍中慣例是要給這些死士餞行的。職部就請錦衣衛用巴豆混入這些精銳的餞行酒飯之中。

“巴豆種子乃是劇毒。即便有五千人,用個十多斤就足夠了。用得再多,怕那些東虜不了轅門了。用得量少些,等他們酒足飯飽,朝天津土城衝殺過來,差不多正是腹中絞痛,欲……那啥的時候。”

朱慈烺不免微笑。為什麼明明是十分經典的連環計,給這蕭東樓和曹寧用出來,就偏偏有種山匪的味道呢?居然能想到大規模食物中毒的法子。也算是天馬行空。

“為了防止藥效提前作,職部還埋伏了一支人馬在土城西南,隨時準備第二套掩殺計劃,雖然效果肯定不如放入土城圍剿,但總不會虧了本錢。”曹寧補了一句,繼續道“萬幸天命在我,東虜是在攻城的時候開始大規模生腹痛,於是守城的第一營就放了點水讓他們衝進城中。

“城中自然是早就佈置好了。只等他們來,不說城裡埋的地雷。就是牆上那十幾門炮他們就吃不消。再早前就被下了藥,東虜這些白甲兵的戰鬥意志遠不如白天時候那般堅韌,戰損不到兩成就崩潰了。”曹寧說完,喘了口氣“有一營和城外伏兵兩面夾擊,他們便是甕中之鱉,只能待斃。”

“然後。殺俘的那部分。”朱慈烺知道了前因,便想知道後果。

“是末將臨時派曹寧下的命令。”蕭東樓起身道“沒有軍令,是私令。”

“膽子不小。”朱慈烺口吻仍舊是淡淡的。

“殿下,事急從權啊。”曹寧連忙攔住不會說話的蕭東樓“殿下,這些人必須死。否則只是一場五千人的斬獲,卻不值當廢這麼多功夫。”

“說。”朱慈烺的手指敲了敲案几。

“職部命第一營先從東虜之中挑出幾個官爵高的,然後是甄別出白甲兵和甲兵,分別訊問。最終把巴牙喇纛章京鰲拜和他的幾個副將,也就是那些梅勒章京、拔什庫都挖了出來。有些降兵為了活命,許多訊息都往外說,包括這些梅勒章京、拔什庫的籍貫、姓名、在北京所住之地……有了這些,職部便可以將他們盡數斬殺。”

“斬殺的目的只是生怕他們有人日後逃脫,壞了職部計策。至於京觀需要的級,只有這些梅勒章京、牛錄章京、拔什庫是真的,前後算起來不過十幾二十頭,裝在石灰罈子裡就可以運走。”曹寧道“這部分就是派特偵隊去做的。”

——果然是戲法。

朱慈烺對這個障眼法並不意外。

用些許個真級吸引注意力,刻寫在石碑上,看到碑文後人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按照碑文上的地址找他們親人來。

為了讓在北京的親人能夠第一眼就現自家人的級,那些真級肯定還會插在頂端顯眼處。親人見到自家男人、兒子死在前線,必然慟哭不已。

這先肯定了碑文的真實性,其次轉移了觀眾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思維慣性,認為其他級也如碑文所言來自天津土城之戰,而且數量就是五千級。

“初四日晚間將級交給特偵營,他們拖了十天,多半是在找湊數的東虜級吧。”曹寧道。

“級新舊一驗可知……唔,左守義的確沒必要留著那些級。”朱慈烺突然醒悟過來。

左守義當然不是第一天干這殺人放火的行當了,他也不可能在京畿腹地殺數千韃子湊數。這些京觀之中的級除了幾個真的以外,其他都是特偵營平日的“儲蓄”,這回非但盡數翻出來,還找了不少亂葬崗裡的腦袋,並不拘漢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