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二零 輕裘緩轡踏地來(六) (第1/2頁)

加入書籤

阮大鋮此人的才能僅僅是在戲曲文藝上。

可以說,如果他是個懷才不遇的窮書生,終身與政治絕緣,聲望不會弱於的關漢卿、湯顯祖等大家。

然而他卻踏上了一條求官之路。

的確,阮大鋮的問題出在功名心太重,卻又實在沒有半點政治智慧。

作為一個桐城人,阮大鋮的出身決定了他是天然的東林一脈。他作為高攀龍的弟子,也的確進入了東林黨的核心成員團。反正東林黨只重視立場,不重視政治智慧,所以阮大鋮初年還是十分為人看好。

天啟四年春,吏科給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阮大鋮來京師遞補。然而當時東林內部紛爭,**星、高攀龍和楊漣力主魏大中遞補吏科給事中,等阮大鋮回到京師,只給了一個工科給事中。

雖然各科給事中的許可權看似一樣,但也有排名先後。吏部為天官之職,自然是諸科之中的腦,甚至比禮科還高,工科卻排在末尾。

從頭摔到了尾巴上,阮大鋮當然不樂意。如果換個有政治智慧的人,或許還能忍辱負重,一步步往上爬。然而阮大鋮卻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投靠魏忠賢。更讓人驚訝的是,他投靠了魏忠賢之後,竟然反咬站在他一邊的左光斗。

這豈止是缺乏智慧,簡直連智商都欠奉。

於是這位在《東林點將錄》裡被列為“無遮攔”的干將,只在京師呆了一個月,便揹著逆徒、閹黨等惡名灰溜溜回到江南去了。

阮大鋮回到江南之後功名心不死,仗著自己有錢,動輒一擲千金。就連冒闢疆為董小宛贖身的錢都是他出的。侯方域與李香君往來時不名一文,也是他暗中給了一千兩。

旁人很難分析阮大鋮的性格,到底是傻缺呢,還是傻缺?反正他這些銀子非但沒幫上忙,反倒惹出了《留都防亂公揭》。被複社士子說他要在南京作亂,最後不得不逃回老家躲避。

作為一個不把銀子當貨幣的土豪,放著東宮這麼顯赫的地位,阮大鋮怎麼可能不巴結?

作為一個將現實利益放在第一位衡量的職業經理人,朱慈烺怎麼可能拒絕阮大鋮的巴結?

反正東林黨早就是明日黃花,復社在張溥死後也不過是一群書生。連個政治勢力都算不上,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阮大鋮也曾想過覲見東宮,不過朱慈烺實在太忙。而且不同於許家福這樣的實業家,朱慈烺對阮大鋮的底細很清楚,除了家產、銀子完全沒有利用價值,還有八成可能性坑死隊友。於是並沒有撥冗接見。只是派人給他指了一條明路回南京創辦《曲苑雜譚》。

這份以戲曲、小說、話本、傳奇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文藝期刊,自然也是東宮的宣傳陣地。不同於《皇明通報》鏗鏘有力,《曲苑雜譚》是以娛樂的方式宣揚東宮理念,在中低層民眾之間推廣輿論戰。

如果說《皇明通報》是與《江南士林報》進行堂堂正正的對決,那麼《曲苑雜譚》就是敵後義軍。

田存善到了南京之後,很快與阮大鋮掛上了勾。阮大鋮非但送房子送銀子,還將《曲苑雜譚》的股份送了一部分給田存善。田存善不敢私拿。通報東宮,奉命掛名。由此有人說東宮信用閹黨餘孽阮大鋮,倒也不算憑空誣衊。

相比阮大鋮的渾渾噩噩,田存善卻是知道皇太子創辦報紙的意圖。他拉了阮大鋮的銀子,又借侯恂、沈廷揚等人的名帖,著力打入江南士林圈子,尋找潛在的同盟者,提供資助,為他們墊付報刊保證金,開辦地方小報。

這些小報往往都是江南地方鄉紳附庸風雅的產物。影響力遠沒有《江南士林報》和《曲苑雜譚》那麼大。不過在各個州縣,小報的忠實讀者卻是不少。因此在關鍵時刻,錢謙益只能對整個江南開地圖炮,而朱慈烺卻可以針對各州縣的風土人情進行精準狙擊。

朱慈烺很清楚田存善的所作所為,甚至知道田存善每餐飯耗費了多少銀子。

在這點上。朱慈烺對這個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太監似乎格外嚴苛。然而考慮到劉若愚年紀越來越大,總要有一個信得過的人頂替大管家的位置,那麼才能中平、性格偏向懦弱,又被自己調教了這麼多年的田存善,也算是個還過得去的人選。

……

“老爺,官兵收復了天津,距離北京不遠了。”柳如是回到絳雲樓,看到夫君錢謙益正在整理藏書書目。雖然戴著一副玻璃片眼鏡,還是幾乎將臉湊到了書上。

錢謙益聞聲抬起頭,擱下了筆,道“我知道了的。就連《曲苑雜譚》那等俗報都說了。”

柳如是臉上沒甚表情,只是道“老爺,看來這東宮的確有些肅宗的本事。”

“呵呵,”錢謙益硬是擠出一聲乾笑,“恐怕收復京師之日,便是行靈武篡立之時。”

唐肅宗李亨在靈武自立為帝,遙尊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這事雖然李隆基自己表示不介意,但一直被後人認為是子篡父位的不倫之事。因為這種事在李唐不止一次,所以唐朝在理學立國的大明一併不受待見。

錢謙益就在不久之前還在報上寫了一篇《諫忠王書》。這篇文章借用唐人之口,為忠王李亨分析人倫綱常,勸李亨安心擔當三鎮節度使,滿足於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平定內亂,驅逐韃虜,然後功成身退,繼續做一個孝順的皇子。

這些事的確全都符合當時安史之亂、吐蕃回紇乘機揩油的史實,而且“忠王不忠”也是個很有趣的文字遊戲。最為難得的是,所有一切都跟今日局面竟然如此相似,任誰看了之後,都難免將“天下兵馬大元帥忠王李亨”。與今日“假黃鉞代天子親征”的皇太子朱慈烺聯在一塊遐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