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零六 忽聞羽檄傳來急(六)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翊很得意。

作為旗隊長,他帶領著旗隊第一個登上了阜平縣城牆,打出了夏季攻勢的第一場大捷,阜平大捷。旋即整頓人馬,隨著坦克司主力繼續為大軍前鋒,東進攻打唐縣,又是第一個衝進唐縣的旗隊。

蕭陌對此更是格外高興,不枉自己親自起提了這個少年新兵出來。

“能夠兩次立下跳蕩之功,的確是個可造之材。”蕭陌親臨前線,見了佘安,除了表彰坦克司之外,對這支連番報捷的旗隊也十分上心。

佘安領著第一營作為前鋒部隊,一路勢如破竹,此時正是意氣風,道“王翊這小子看著像個秀才,打起仗來卻有老四的狠勁,又不魯莽,實在是我營年輕軍官之中最為顯眼的好苗子。”

“這就好啊!”蕭陌興奮地搓著手,走在城牆上視察防務,又道“你也看出來了,咱們現在不是少兵,實在是缺將。只要多打幾場勝仗,多栽培出幾個好苗子,擴軍還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哈,咱們有劉老四,有王家康,現在又有了王翊,我第一師人才濟濟,蕭東樓除了眼紅還能如何?說不定咱們擴成第一軍了,他還沒能擴師呢!”

佘安也是心中激盪,這不是指日之間,自己就能當師長了?按照以前的老兵制,一個師的兵力足以堪比一鎮總兵了!

“不過第二營的進度有些慢了。”蕭陌話頭一轉“照計劃,唐縣應該是第二營的戰役任務。”

佘安倒是不在乎,道“這事沒法說,只能先到先得。之前藁城之戰計劃得何等周密,連座鐘都配下去了,結果蕭東樓迷路。周將軍的鐘壞了,單寧那邊又出了么蛾子……所以嘛,該怎麼打怎麼打,咱們誰都不怵。”

蕭陌與佘安是錦衣衛時候的老相識了,聞言只是抿嘴笑了笑,道“我身為師長。不能有所偏心,但是老一營是最早跟著殿下殺出來的人馬,你在營官任上若是不能錦上添花,恐怕日後升了將軍也要被人笑話。”

雖然這話裡面頗有語病,因為第一師三個營都是當年的東宮侍衛營出身。只是蕭陌是在第一營營官的職位上扛上將星的,只要看到“第一營”這個名頭,自然就多了一份親近感。

佘安卻沒有覺察到任何問題,信心十足道“我還想著此戰中多掙些功勞,最好能得個封號。坦克司這個封號太小了些。”

“這也是得看機緣。”蕭陌道“當日劉老四揀這麼個便宜。也不是打得特別兇。咱們渡河衝陣那仗如何?論說起來,那仗是真該給個封號的。對了,林濤授了上校銜,在陝西統領義軍。日後見了,咱們還可以一起喝酒敘舊。”

說起當日渡河之戰,佘安心中就頗為難過。雖然當日犧牲的戰友都是他的熟人,但甄飛宇卻是他多年的摯友,如今陰陽永隔。思之惆悵。

東宮成軍以來,惟屬那一戰最為兇險激烈。若不是當時李過不敢追進山中。恐怕沒人能回得來。

“青山依舊在啊……”佘安搖了搖頭,道“聽說總參派了袁宗第、劉芳亮去說服闖逆餘部歸順。呵呵,我們侍衛營第一仗就是跟闖逆打的,沒想到現在轉而要成一家人了。”

“天下都是大明的,當然是一家人。”蕭陌雖然堅持著主流論調,聲線裡卻帶著一絲不屑“這叫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不過闖逆餘部有沒有用也很難說,跟東虜軍打下來的戰果不容樂觀。”

“說到東虜,”佘安突然道,“我軍只守龍泉關,不守倒馬關……不會有意外吧?”

蕭陌沉吟片刻。道“東虜在山西的多鐸部主力駐紮忻州、定襄一帶。未必不會擺出疑兵,走龍泉關打阜平抄我後路。所以我在阜平放了一個司,固守關隘。但他們要走倒馬關的話,就得先行北上三、四百里路才有入山孔道。”

佘安還是有些不放心,卻安慰自己道“左光先總不至於連人家走了三四天都沒現。”

“說起來,也有參謀提到過這個問題,不過可能性實在太低。”蕭陌道。

“那個管平洲?”佘安突然問道。

蕭陌捋了捋肩章上的纓絡,道“除了他還有誰?看來他的不著調已經連你們都知道了。”

佘安笑了笑,也算是跟管平洲“一般見識”的自嘲。

“我派他去跑後勤了,先踏踏實實幹幾年再說。”蕭陌道“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怪念頭。你部度休整,什麼時候能夠出打慶都?早一天打下慶都,第二營也就能夠追上來了。”

“我部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一手軍令,一手兵,絕無二話。”佘安信心滿滿。

蕭陌就是喜歡這種雷厲風行的部下,果然簽了軍令。佘安也果然是說走就走,仍舊以坦克司為主力,揮兵趕往慶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