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三八九 孤燈不照返魂人(九) (第1/2頁)

加入書籤

返魂人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在崇禎十八年的正月十三日之前,這些人或許認識,或是不認識;或許是鄰居,或許是從未見過的人。在正月十三日之後,這些人在“緣分”的牽引下,走到了一起,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返魂人。

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痛苦,那就是至親的忌辰就在正月十三。

吳不成在鄰居的介紹下加入了返魂人,並且很快就因為能夠調配火藥而被“緣分”賞識,進入了返魂人的核心層。

是的,“緣分”並非一種玄妙的力量,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誰都不知道他的來歷,甚至聽不出他的口音。誰都沒見他在京師與外人有過往來,但他對所有事都瞭如指掌。是他將這些受害者遺親聚在一起,瞭解每個人的能力和性格,分配最為恰當的工作,利用一個個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支點,撬動整個局面,動搖滿洲人的根基。

吳不成第一次為他工作,只是按照軍用火藥配方將原材料調配在一起。為了避免火藥在運輸過程中被清兵查獲,都是以硫磺、硝石等形態分開運進北京,然後在安全處配伍成功。

吳不成到底是個年紀輕輕就能當上三掌櫃的聰明人,他很快就意識到這麼大量的火藥只有一個用途。

炸韃子!

緣分在這方面並沒有對他隱瞞,而且告訴了他暗殺的目標——叔父攝政王多爾袞。

這個真正的劊子手!

吳不成獲知之後,對火炮配伍精細到了極點,希望能夠用最小的誤差配置出威力最大的火藥,為自己孃親報仇。

終於,就在昨晚,同為叔父攝政王的濟爾哈朗府邸被火藥化成廢墟,其六個福晉死在當場,從長子富爾敦到五子輝蘭。盡數死在火場之中,一個都沒有逃出來。戰果看似輝煌,但是濟爾哈朗本人卻因為領兵在外,逃過一劫。

吳不成在街上靜靜聽著各種訊息飛傳,在坊門口買了兩個餅,回到家中。他先去看了中風臥床的父親,旋即回到了自己的偏廂。那裡還有人正等著他。

正是“緣分”。

吳不成將街上聽來的訊息一一告知了緣分,疑惑道“咱們不是要炸多爾袞麼?怎麼炸到了濟爾哈朗家裡?是炸錯了麼?”

“緣分”微笑不語,道“建奴都該死,不過是先後不同罷了。”

吳不成承認這話說得甚合他心意,道“只是我們火藥不多了。”

明軍卡斷了運河之後,粒米不得北上。這也導致北方所有市場大規模萎縮。這種狀態之下,要運送大量硫磺、硝石入京,實在缺乏掩護。如果強行運輸,就如禿子頭上的蝨子,格外扎眼。就算有宋弘業這樣的保護傘也無能為力。

而軍用火藥對原材料的成色要求極高,土硝是基本沒法用的,好一點的硫磺也得從山東運送。如果要造高效能的炮藥。國產硫磺甚至都有些勉強,得從日本進口——誰讓他們守著一座火山呢。

這就導致返魂人手中的火藥其實很有限,要想靠火藥將整個內城的滿洲人炸死是天方夜譚,最多隻能選擇一兩家權貴下手。

那為何要將寶貴的火藥浪費在濟爾哈朗老婆孩子身上呢?

先,濟爾哈朗的身份極高。

叔父攝政王簡稱叔王,是攝政王的升級版,也是多爾袞未能娶到太后的補償。出於平衡,位次在多爾袞之上的濟爾哈朗自然也被賜予此頭銜。阿濟格本來也想要一個。卻被多爾袞毫不留情地拒絕了。所以濟爾哈朗的老窩被炸飛,對滿清權貴的心理打擊可謂巨大,絕不能因為他不在,而降低這處目標的重要度。

其次,因為濟爾哈朗不在家。

滿洲的包衣制度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精銳家人、奴僕都緊緊圍繞在家主身邊。以濟爾哈朗和多爾袞的身份,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或明或暗的守衛。要想行刺除非有狙擊槍這種大殺器。

然而現在濟爾哈朗領兵在外,鄭親王府的精銳全都隨軍出征。只剩下一窩子女人孩子,正是王府最為脆弱的時候。南苑的佈局與東宮外邸的藩王邸相近,正好藉著南苑空虛。攻略難度較低,進行一次實戰演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