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三四一 滿庭紫焰作春霧(八) (第1/2頁)

加入書籤

ps求推薦票!

懷慶府從大明開國以來一共出了五十名進士,其中二十八名出在府治河內縣。如今全府進士不過五六人。

一般而言,進士是很少參與地方社會活動的,那是舉人的活動範圍。

這種慣例形成的源頭,卻是因為進士屬於真正的統治階級、官場中人。他們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明槍暗箭,所以格外珍惜羽毛,能不出頭露面便不出頭露面,否則萬一牽連進了不名譽之事,必然會為政敵所用。

懷慶豪族做得最愚蠢的事,莫過於太看重大順的能力,對這兩位“前朝”而且不識時務的進士缺乏尊重,過早開始瓜分戰利品。

然而一旦進士被激怒,所爆出的力量哪裡是這些舉人、或是進士子裔所能抵禦的?

大明至今二百七十六年,開科八十八次,取進士2萬四千餘名。其中官宦子弟佔了百分之六十三,地方豪富子弟佔了百分之十四,真正的平民小康人家出身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三。從這上面就能看出,很少有進士在本鄉本土沒有根基。

而且一旦中舉,便是邁入統治階級。在江西有將平寒出身的舉人家門窗砸壞的風俗、在江浙則是砸了新中老爺家的門牆。這類民俗都是跨越兩個階級的儀式,代表這個家族從今往後必然改換門庭,紮根此地,蓄養根基。

若是將舉人、進士比作一棵樹,那麼每塊土地上都有一片樹林。其蔓延的根系控制著這片土地的水土。外來進士,如吳偉業者。如果不能被樹林接納,便會得不到土地的養分,最終成為枯木。

現在,有沈加顯和張三就作為內應,所有的工作都變得輕鬆起來。兩家子弟就算沒有進學中舉,擔任一般的文書工作也沒有任何問題。而且現在也不用擔心學業,因為學而優則仕,原本進學中舉。為的就是釋褐當官,現在可以直接當官,簡直如同終南捷徑,何樂而不為?

吳偉業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也不用畏畏尾虛與委蛇,之前該開展的工作都可以著手佈置,連報告都不用自己親自動筆了。

再往下一層。兩家的家丁中也有能辦事的,收入府衙便是現成的幫手。之前地方縉紳安插、收買的人員,也都有了危機感,從明顯的怠工趨於緩和,但仍舊能夠感受到辦事上拖延遲滯。

吳偉業並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只等崑山家裡派來了信得過的家人。他便決定動手。

……

李三立走進公事房的時候,看到滿地的垃圾,幾個快手打扮的年輕人聚坐一團,吃著瓜子,肆無忌憚地聊天閒扯。見到他進來。那些快手只是有些意外,旋即就當李三立是根木頭似的。絲毫不予理會。

這情形讓李三立頗覺得有些眼熟,想想當年自己和弟兄們也是這副模樣。他走到這幾個快手跟前,仔細掃過每個人的臉,現都是新人,卻又多少有些眼熟,多半是以前的街痞流氓混進來吃了公糧。

這些快手已經停下了聊天,其中一個像是頭領,死死盯著李三立,只因為李三立穿著跟他們一樣的服色,這才沒有喝罵。

李三立不動聲色,只是與他對視,空氣中越來越有些壓抑。

那人終於承受不住這股積年老吏帶來的壓力,大聲喝道“你是誰人!如此不懂規矩!”

李三立笑道“連我也不識得麼?”

那人正待說話,電光火石之間,李三立突然揚起一腳,重重踹在一個快手身上。那快手吃不住力,整個人撞向桌子。這桌子用了不知道十幾年,鬆鬆垮垮,早就不堪重負。被這快手一撞,登時散了架。

那班快手站了起來,就要抽出鐵尺。

哐地一聲,公事房的門已經被撞開了。四五個同樣快手打扮的公人衝了進來,有拿鐵尺的,有拿鐵鏈的,後面還有人端著一架弩機。

那弩機才是真正的大殺器,雖然上弦慢,每次只能殺一個人,但這些快手可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唯一。更何況這裡是府衙,難道能讓個新來的吃住他們?且見過了老爺再說。

“稍安勿躁,”李三立仍舊面帶笑容,“只是請你們跟我去大老爺面前說事罷了。”

“都是一體當差吃糧的,你這是什麼意思!”那為的快手色厲內荏,已經是放軟了。

“就是走個過場罷。”李三立揮了揮手,身後拿著鐵鏈的兄弟上前將這些人銬住,就往外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