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二八五 秋盡江南草未凋(七)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是贏了麼?”崇禎滿頭滿臉的汗水。剛才看到兒子的大旗衝入敵陣,他只覺得腹痛如絞,渾身虛弱無力,好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氣。

“該是贏了吧。”王承恩也恍然現巾冠已被汗水溼透。

“去傳皇太子來。”崇禎帝勉強坐直了身體,後背一陣冰涼。

受命傳令的侍衛很快跑下望臺,在崇禎帝眼中化作了一個黑點。

……

“陣型!保持陣型!”劉肆大聲喊著,略一清點,現自己這一旗隊只剩下三個人還能站著。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一直作為側翼的圓盾手也不見了,更不知道是受傷落在了後面,還是已經陣歿。

東虜兵雖然被擊退了,但並不是擊敗。正藍旗滿洲和正白旗漢軍雖被割裂成了兩塊,但主力仍在,而且陣型也沒有潰亂。可以算是成功地撤退,脫離戰鬥,而且顯然是要看準機會再動一次攻勢。

這個時候就是在考驗軍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了。

一旦明軍暴露出絲毫的鬆懈和懈怠,正藍旗的巴牙喇肯定會帶著馬甲衝鋒下來,再次進行肉搏。滿洲人是漁獵民族,殘酷的生存環境讓他們悍不懼死,他們雖然不像蒙古人那般擅長騎兵戰術,但一樣能給步兵造成巨大殺傷。

“殿下!先退回望臺吧。”尤世威進帶著參謀部護住朱慈烺的側翼“東虜看似被割裂成兩部,但以我軍的戰力實在無法各個擊破。若是貿然進攻,只會落得被建奴兩面夾擊的結果。”

“先整隊,”朱慈烺道,“尤將軍不要因為我而失去判斷,現在不是遽然後退的時候。”

尤世威頗有些羞愧。連忙收攏參謀部所屬侍衛、軍官,整理陣型。即便是在平時,東宮軍中也要求雙人成排,三人成列,在戰場上更是不能有單獨行動的遊兵。

蕭陌很快傳來命令,由重新整隊的第三千總部換防左翼。接替教導司和預備營,徐徐後撤。

輔兵和民夫在陣列間收羅受傷的戰友,用擔架抬回後方的戰地醫院進行治療。

後撤的戰兵也要負責對沒有死透的東虜補刀。現在戰鬥沒有結束,任何一個沒死的建奴都可能帶來變數,所以絕對不能留下俘虜。

王翊走在佇列中,肩扛長槍。槍頭上染的血讓紅纓凝成一團,隨著傾斜的槍桿往下流淌。他輕輕用腰間的匕在槍桿尾端上刻了一個十字,這是他第一次作為東宮兵上陣的記錄——兩個甲兵。

王翊雖然跟著父親在行伍間行走,但從未殺過人。即便是他無比崇拜的父親。也只偶爾對不得不殺的敵人下狠手。

一般情況下,父親都是帶著他躲避官兵或是其他土賊的進攻,同時也要躲避身後督戰隊的大刀。這給了他一種錯覺,彷彿打仗更像是遊戲,而且只要腦子活絡身手利索就不會死,再不濟也能逃掉。

這回是他作為戰士第一次登上戰場,第一次明白什麼叫做“有進無退”。上陣之前的豪言壯語在此刻看來頗為幼稚可笑,不過抹去了激動和恐懼之後。刺殺敵人的感覺還真是很不錯。

——可惜東宮不用人頭記功。

王翊有些失望,不過經過兩個月的新兵訓練。他已經深刻明白沙場上陣型的重要性,沒有戰友在的互相掩護,他就算槍法再好也不可能獨自一人奪取東虜甲兵的性命。突然之間,他又有些失落,覺得自己苦練那麼多年的槍棒拳法,竟然還不如預備營操練兩個月在沙場上起到的作用大。

“保持陣型。”千總騎馬從預備營走過。高聲叫道“立~定!向後~轉!”

王翊是在第二階段訓練開始之後被選入戰兵預備營,因為出色的考核成績又選為旗隊長。聽到千總的號令,王翊當即反應過來,高聲傳令道“立~定!向後~轉!”其他各旗隊的隊長也紛紛下令,整個預備司方陣很快就停了下來。轉向東虜。

“戰鬥準~備!”千總高聲喊著,再次透過各旗隊長傳達下去。

這樣雖然會造成命令延遲,但可以幫助新兵逐步鼓號,形成條件反射。像久經戰陣的老兵,只要聽鼓點就知道什麼時候該走什麼時候該停了。

戰兵預備司做好了接敵準備,前面部隊方才再按序轉向,緩緩撤退。如此反覆,總有部隊保持迎戰姿態,也讓東虜不敢輕易進攻。

火炮陣地前移了將近半里地,鞏固大軍佔領的戰場空間。東宮軍也調整好了各部輪替,尤其是衝在最前面的坦克司,戰損接近百分之四十,已經被換到了後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