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一九三 吹沙走浪幾千裡(廿六) (第1/2頁)

加入書籤

坤寧宮中,周後已經知道昌平淪陷之事,與女兒兩人相抱哭泣。袁妃沒有子女,只在一旁看著擦淚。

“陛下?”周後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抬起頭卻見丈夫手提滴血長劍,兩眼血紅地看著自己母女,心中已經明白了。

“我身為國母,自不能受辱,已經備下了三尺白綾。”周後連忙起身擋住女兒“坤興還小,就送回嘉定伯那邊吧。”嘉定伯周奎是周後的父親,雖然父女之間已經冷淡了許多,但終究還是朱媺娖的外祖父。

“誰讓她生在天家!”崇禎悲愴吼道,手中的長劍不住顫抖,眼淚衝開了臉上的血汙,留下兩道分明的痕跡。

“坤興啊!”周後轉過身,緊緊將女兒摟在懷裡。

崇禎腦中回想起往日的天倫之情,步伐踉蹌,走上前去,柔聲道“很快的……不會痛……”

“陛下!”袁妃上前跪倒在崇禎面前“請恕臣妾先行一步。”說罷便往往長劍上撞去。

崇禎木然地看著自己的寵妃撞上長劍,口中只是道“好好,你先去,朕隨後就來。”

朱媺娖嚇得瞪大了眼睛,連叫都叫不出來了。

在這瞬間的冷寂中,坤寧宮外傳來了鐵甲摩擦之聲。

崇禎悲慼道“闖賊這就已經進城了麼!”

“父皇!兒臣回來了!”

朱慈烺尚在門外,聲音已經傳了進來。

崇禎一呆,臉上覆是一悲,重重將劍扔在地上,轉頭朝外吼道“你還回來作甚麼!”

朱慈烺三步並作兩步,衝了進去。見地上躺著袁妃,連忙呼喚身後青衫醫進來。他之前在東宮外邸與沈廷揚說話,聽說昌平陷落就著急往宮裡趕,結果還是慢了一步。

周後見大兒子身著鐵甲,頭戴明盔,雄姿英。眼看著又比出宮時長高長壯了許多,心中悲喜交加。她放開女兒,撲抱過去,淚如雨下“也好也好,咱們一家人總算在一起了。”

“父皇,母后。”朱慈烺任由母親抱住,又對崇禎道“兒臣來得正好,請父皇母后快隨兒臣出宮吧。”

崇禎悽然道“君王死社稷,朕是定然不走的。你若能走。便去南京繼位吧。”

朱慈烺笑道“以父皇的英明,尚且被大臣誤了。兒臣去南京豈不是明擺著要被那些文武庸蠹坑害?父皇,兒臣已經在天津衛備下了海船,大明氣數未盡,還需要父皇執掌乾坤,恢復祖業。”

周後見此情此景,連忙勸道“陛下!之前不走是為了守衛祖宗陵寢。如今再不走,恐怕連宗廟香火都不存了!”

“朕身為皇帝。若是今日棄國而去,還有何面目要大臣們死守信地!”崇禎一跺腳“你們走吧!我唯有在此死節。才不至讓祖宗蒙羞。”

“父皇,若是如此,請恕兒臣無禮了。”朱慈烺輕輕安撫母后,朝崇禎拜了拜“父皇今日非走不可。”

“你要毀了朕的名節麼!”崇禎盯著朱慈烺。

“此乃亂命,兒臣要行兵諫!”朱慈烺不等崇禎反應過來,已經出了兵諫的訊號。

蕭陌與佘安的統領的東宮侍衛湧了進來。當下上前攙扶起崇禎“陛下,事急從權,車駕已經備好了。”說罷,不由分說將崇禎駕出了宮中。

崇禎直到門口方才反應過來,卻是掙脫不能。只能任由這兩個壯漢將他“送”進馬車裡。那馬車裡面已經經過了改造,六面都是厚厚的棉被,用皮囊盛了酒,油紙包肉,肉裡連根骨頭都沒有,沒有一寸硬物,絕不讓崇禎自盡。

崇禎見了如此周密的安排,自然知道兒子並非倉促準備,心中突然有些失落兒子已經長大了……繼而又有些安心,似乎真的相信了兒子能夠力挽狂瀾。

朱慈烺將周後與坤興送上了另一架馬車,安慰道“母后,兒臣已經有了萬全之策,我大明絕不會就此覆亡。”

“刀槍無眼,我兒小心些。”周後撫著朱慈烺的面龐,眼中噙淚,柔聲勸道。

朱慈烺應聲而去,命人驅趕車駕,從紫禁城側門而出。當日大臣們南幸討論了那麼多護衛、行宮、糧草等事,如今只是一架馬車就可解決,無疑是給了那些理論家一記耳光。

劉若愚也進了宮中,找到朱慈烺道“殿下,適才王承恩來報,說城下賊兵遣了故宣府監軍杜勳入城,要與朝廷和談。”

“與他談。”朱慈烺道“其他人抓緊時間,將印璽國寶,宗廟神位都運出去,你親自按號核查。”

劉若愚點頭應是,轉身就走。

“騎馬!”朱慈烺叫道“凡諸事官,一律賜禁中騎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