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一八玖 吹沙走浪幾千裡(廿二) (第1/2頁)

加入書籤

崇禎皇帝坐在御座上,目光呆滯,一夜之間彷彿老了十歲。

太原的訊息撲朔迷離,三天來各種真偽情報,流言謠傳如同雪花一般漫天飛舞。有人說親眼看到皇太子殉國,也有人說皇太子之前就已經帶著晉王離開了太原。至於山西巡撫蔡懋德的訊息,更是錯綜複雜,從投井到自剄,乃至上吊、出逃,甚至投降闖賊,不一而足。

崇禎不相信兒子會出什麼意外,或者說是不願意相信。如果皇太子真的在太原出事,闖賊肯定會第一時間將訊息傳遞過來。有那支敢衝擊李自成中軍的東宮侍衛營在,他們怎麼會讓皇太子出事?

但是……若是因為自己責備皇太子總是失土逃竄,以至於慈烺竟然不肯走了……

崇禎心中一痛,這才現氣已經憋得久了。

“皇爺,樞臣張縉彥奉召前來。”王之心膽戰心驚上前低聲道。他見皇帝沒有反應,正要再大聲說一遍,突然見皇帝長吸一口氣,好像才醒轉過來似的。

“宣。”崇禎有氣無力道。

張縉彥隨宣而入,拜在陛下,道“陛下,臣張縉彥奉召而來。”

崇禎收攏散亂的目光,落在張縉彥身上,道“山西可有訊息?”

張縉彥來之前就猜到了皇帝要問山西,更知道皇帝問山西其實是問太子。然而他也的確沒有拿到關於太子的塘報,只得裝傻道“皇上,現已查明山西布政使趙健極、巡寧道畢拱辰、守寧道毛炳文、督糧道藺剛中、並太原知府孫康周都已殉國死節。太原城已知四十二名、員文武臣死於王事。”

崇禎心中哀慟,臉上卻已經再難做出一絲表情。這些死節之人必定是真正的忠臣,但用這種方式來甄別,代價何其昂貴?

“皇太子有訊息麼?李建泰到了哪裡?”崇禎又問道。

“這……臣尚且不知。”張縉彥額頭冷。越鬱悶在這種時刻做了兵部尚書的位置。

“你是樞臣,竟不知道?”崇禎厲聲追問。

“臣確實不知,並未得到塘報。”張縉彥顫聲道“臣豈敢浪對?”

沒人會對一個小官吏的死活太過關心,但是像皇太子和晉王的重要人物,身上總是會充滿各種傳說。而且李自成也在考慮,是否要借這二人的死訊給朱家皇帝一個大大的打擊。因此更不會去遏制各種奇怪的流言。甚至還會推波助瀾一番。

“為何不派偵騎去打探!”崇禎的聲音越冷冽道。

“遠出偵騎需派公食銀,臣部中沒錢。”張縉彥道。

崇禎只覺得眼前黑影憧憧,幾乎就要暈過去一般。堂堂皇明的兵部,竟然連派出偵騎的銀子都沒有。

眼看崇禎已經搖搖欲墜,一旁的王之心衝張縉彥使眼色。張縉彥一臉無辜,索性將頭垂下,不去看上面的二人。

崇禎默然無語良久,終於長嘆一聲起身而去。張縉彥也沒什麼話說,徑自出宮要走。他剛出門。王之心也跟了出來,叫住張縉彥,埋怨道“本兵何必如此?派選幾個偵騎跑一趟,所費不過幾十兩銀子,就算是自己填了又如何?”

張縉彥看了一眼王之心,冷聲道“早就不欲做這本兵了!”說罷甩袖便走。

王之心本是想勸張縉彥去打聽皇太子的訊息,被這麼一搶白,也是慪得心中悶。他重重一跺腳。卻見一個小火者在後面探頭探腦,怒罵道“什麼樣的猴崽子。也敢來窺咱家!”

那小火者連忙上前,壓低聲音道“公公且莫氣,小的是劉老公名下,是奉了劉老公之命來請公公赴宴的。”

王之心一聽是劉若愚,氣消了一半。這劉若愚資歷深,也懂事。一直呆在東宮外邸等閒不入宮,看來是打定主意要燒冷灶的。他緩了口氣,問道“何時?何處?”

“今日晚宴,就在東宮外邸。”小火者旋即補了一句“廠臣也去。”

王之心心中疑惑劉若愚突然宴請自己和王承恩,這算怎麼個意思?是看上了宮中什麼寶貝不成?雖然常有人偷了庫中的寶貝出去。但他不至於這麼眼皮子淺呀。

“好,咱家知道了。”王之心道“你回去轉告劉老公,就說咱家定會赴宴的。”

小火者躬身而退。

王之心心中又是一陣盤算,快步回崇禎身邊去了。

……

太原破城之後,李自成移駕太原,入住晉王府。只是這回他學乖了,先命人掘地三尺將王府“打掃”了一遍,別說火藥,就連灰塵都看不見,這才敢入住其中。隨行的大順文武官員,紛紛找了安居之所,開始展望未來的美好生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