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一四八 城外蕭蕭北風起(六)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自成留給朱慈烺的時間實在不多。

東宮侍衛營打了幾場勝仗,士氣昂揚地轉進汝州城。李自成大軍雖然向前推進了數十里,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大量傷亡和日益低落計程車氣。若不是雙方人數實在太過懸殊,蕭陌甚至還想反攻一局,擴大戰果。

在這個用生命搶出來的時間裡,張詩奇提前兩天做完了田產清理工作,除了少數幾家豪門提出了更少的田產登記,其他人家對最近的這個版本紛紛表示“確實無誤”。

張詩奇也拿到了東宮明文出的“河南府知府”的委任狀,以及臨時鑄造的銅印。之所以是河南府,是因為在大明的行政區劃裡,洛陽只是個縣,是河南府治所所在地。然而從元朝設立河南江北行省以來,河南已經成了豫省的名號,若是再稱河南府很容易造成誤會,故而以治所代稱府名,只有具體落在紙面上才會標名“河南府”。

“好了,本府一州十三縣的田地圖都畫好了吧。”張詩奇特意找來洛陽的畫匠,繪製了一副巨大的河南府地圖,標明山林水澤,然後將書吏呈交、勢家認可的田產狀況一一填入其中。

“展開!”張詩奇的手臂緩緩張開,讓人拉起了這副大地圖。

侯方域吃驚的現,這副鉅作之上,大部分都是空置的。

河南地處中州,是三千年來開得最為成熟的地區,多少荒山都已經被灌溉成了良田。當時萬曆皇帝在洛陽建封福王藩,就是看中了這裡是中原繁華之地。鄭貴妃為兒子索要的兩萬頃良田在當時就已經湊不出來了,所以還是從湖廣、安徽另外尋的地方,納入福藩莊田之中。

而現在竟然有這麼多空地!看上去竟然與有主的田地近乎於一比一!

隱瞞田畝竟然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

“明府這是意欲何為?”侯方域小聲嘀咕著。

身邊一個從汝陽跟來的生員耳尖,笑道“這是咱們府尊的老手段了。賣地。”

“賣地?”侯方域一愣,旋即醒悟過來“這圖上沒有標識出來的,都當空地賣?”

“自然。”那書吏笑道“否則怎麼會讓他們白紙黑字寫得確鑿呢!”

侯方域忍不住打了個哆嗦,瞬間明白了古人所謂的“不寒而慄”。當然,眼下天氣也的確很冷。

書吏、勢家只以為太子過來是要徵糧,卻沒想到太子手下有這麼個心狠手辣的老舉人。竟然是要釜底抽薪!

“不怕勢家鬧麼?”侯方域小聲問道。

“論道理,咱們賣的是無主荒地;論情理,咱們也給了他們坦白的機會;論法理,咱們殿下是代天子親征,有龍節、尚方在手,那叫啥?那叫見者如見君吶!他們敢跟殿下說瞎話,那就是欺君!別說賣他兩塊地,就是抄家殺頭都是輕的!”

侯方域是聰明人,聽著這殺氣騰騰的話。只得附和道“的確,這官司就是打到天子面前都打不倒。他們自己認了的東西,官府又沒逼他們。不過……萬一豪族都不肯出價,外地人又不敢買,這如何是好?”

“嘿嘿,你以為豪族都是鐵板一塊?”那書吏得意笑道“咱們在汝陽時候,那些人也都背地裡走動,說好了大家都不出價。結果呢?白紙黑字大紅官印的田契放在案頭上。哪個見了不眼紅?最高的一塊地,給他們抬價抬到了三十五兩銀子一畝!”

侯方域啞然。他知道土地價格與風水、土壤、朝向都有關係。不過就算江南寸土寸金之地。上好的良田,一畝能賣個三十兩已經是了不得高價了。在中州地方,上等良田不過十餘兩,土質不好的恐怕連三五兩都不值。

“正是!看著累世不易的田契,就算要私鬥幹仗也是日後的事。”張詩奇揹著手過來,笑眯眯說道。

侯方域連連點頭。道了聲有理。他剛才只想到了豪門大戶彼此勾結對抗官府,卻忘了這些勢家原本就有各種各樣的紛爭。同處一地的豪門大族,就算互相聯姻,也免不了有個水土紛爭。這些紛爭可大可小,小的翻過臉。大的動過兵杖,都一筆筆記在各家的小本子裡呢。

若是有外人進來,這些勢家必然會結成同盟。可如今官府並不介入,純粹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合法獲取夢寐以求的良田。他們有什麼理由不上鉤?

“不過這回時間緊迫,咱們不能再用價高者得。”張詩奇笑道“這回由咱們定了實價,誰家銀子給得爽快就賣給誰。”

侯方域問道“到時候若是大家爭著買好地,沒人買下田,那該如何是好?”

“劃分地塊之時便已經綁好了。”張詩奇哈哈笑道“真當老夫是個冬烘先生麼,各縣的縣誌早就爛在老夫肚子裡了。”

縣誌裡不會寫明誰家的田好,但會寫清楚誰家出過幾個舉人幾個進士,誰家又聚居在何方,以及一縣的風向水流……透過這些線索,張詩奇很容易就判斷出哪個方向的良田好地的位置,隨意搭配一些中田、下田、沙壤土,想來那些豪門也不會太計較。

而且價格的確是低得令人指。

所有地塊,一律按照三兩銀子每畝的售價出售,不拘好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