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三七章 雲壓輕雷殷地聲(二)

加入書籤

附近有人愣,也有人害怕再被打,不管三七二十一已經順著肖土庚的手站了過去。只要有兩三個人並排一站,在這亂哄哄的場面下就顯得整齊多了。眾人得以定下自己的位置,集結成橫廿縱十,三個方陣。

周鏡看了一眼那個膽氣頗壯的肖土庚,正想說些什麼,突然聽到身後衣袂聲起,回頭一看,原來是太子來了。

朱慈烺一路走來,看了幾個營區,都還鬧騰騰一片,陰沉著臉,並沒有多說。來到這倒數第二個營區,眼前頓時一亮,沒想到竟然都已經列好陣。他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周鏡會在這邊,但能將人集結起來總是不錯。

“雖然沒有站得橫平豎直,但也算不錯了。”朱慈烺走到周鏡身邊“這裡是六百人?”

“是,殿下。”周鏡不敢多言,乾乾應了一聲。

朱慈烺掃視佇列,感覺這方陣都有些像圓陣了,之前的驚喜感漸漸消散。不過他還記得自己聽到的那嗓子“我是隊”,便走向排在第一個的肖土庚。

肖土庚躬身垂頭,不敢與太子對視。

“剛才是你喊的?”太子問道。

“回太子,正是小人喊的。”肖土庚現自己聲音黯啞顫,兩條腿不住地打抖。

“不錯。”朱慈烺笑道“這兩千人裡,能出一個你這樣有膽魄的,可以給宋弘業打賞了。”

肖土庚面對太子的誇讚,也不知道該如何答覆,只是將頭垂得更低了。

“以前是幹嘛的?”朱慈烺問道。

“回太子,小人以前是個挖礦的。”肖土庚想了想,補充道“是井頭。”

“井頭?”

“是!”肖土庚聊到了自己的專業,頓時多了許多自信,聲音也不顫了,腿也不抖了,解說道“就是井下面領頭的,要打坑洞、防塌方、尋礦脈。”

“不錯,還是個人才。”朱慈烺點了點頭,又問道“是軍戶?”

“不,不是。”肖土庚連忙解釋道“往年跟人爭礦的時候,也要排列齊整了才能動手,所以知道些規矩。”

戚繼光選人還真有眼光,這些礦工基本都有軍事基礎了。朱慈烺聽了不知道該慶幸還是遺憾,因為大明的礦藏是明令國有的,而如今國家基本收不到礦稅,民間非但有大戶霸佔國有資產,還如此明目張膽地私鬥。

“你叫什麼名字?”朱慈烺問道。

“肖土庚!”前井頭大聲報道“壹捌2三!”

朱慈烺聽了忍俊不禁“編號記人也是礦上的手段?”

“不是……”肖土庚抬起頭,突然現太子的面板竟然如此白嫩細緻,差點舌頭打結。他道“礦上只給騾子和車打號,怕丟嘍。”

“我倒不怕你們丟嘍。”朱慈烺學著肖土庚的河北口音“這是你們的新兵號,方便計數,好給你們餉、計功。以後還會刻上你們的名號、官職。”

在明代底層社會,重名率高得讓人指。諸如水生、土根、阿狗、某二……之類的名字比比皆是。唯一的辦法就是給他們編號,確保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代號,這樣才能保證命令的下達、執行、反饋不會生問題。

即便是在五百年後的企業中,員工的編號仍舊十分重要。雖然有些人可能工作十餘年都不知道自己的員工編號,但在人資和財務部門卻不可忽視——這個號碼的作用能為他們節約極大的工作量。

朱慈烺特意在這個問題上下了點成本,好為日後軍隊建設打下良好的地基。

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如果軍中強調編號,能更大地建立歸屬感和認同感。

朱慈烺拍了拍肖土庚的肩膀,道“明天才是正式操練,不過有一點我可以提前告訴你,在我軍中,所有人都要抬頭挺胸收腹,目光平視。做不到的人,是會被罰的。”

“小人明白!”肖土庚努力抬起頭,但是目光一碰觸到朱慈烺身上的大紅袍服,便如同遇到烈焰的冰,頓時化成了水。

朱慈烺笑了笑,將目光投在了肖土庚旁邊那人身上。

“你怎麼這麼瘦?”朱慈烺皺了皺眉,看著那個像是蘆柴棒一樣的男人。

“回、回太子……”那人打著哆嗦,“俺能跑,就被收進來了。”

朱慈烺微微點了點頭,什麼都沒說就走了。他很快看完了最後一處營地,整整兩千人,一個不多一個不少,顯然是宋弘業為了討個整數。這其中有些人看起來像是充數的,但也不排除日後能夠養成黑馬。

整整兩千人中,肖土庚是唯一一個給朱慈烺留下印象的人。想想這跟淘金也沒區別,總是一堆砂礫之中藏著半點金星。能有這麼一個,就已經很不錯了。

等朱慈烺一走,周鏡終於鬆了口氣。太子完全沒有問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自然也就不知道有個新兵在剛到的第一天就被打死了。

之前體罰那兩個搶床鋪的新兵蛋子,有個大漢將軍下手黑了一些,一棒子打在他後腦上,直接打死了。

可笑那白痴竟然還想殺雞儆猴,殊不知太子對於這些新招來的兵員,遠比只會排列陣仗的大漢將軍要看重得多!

別看這些人吃用不如錦衣衛,但是哪個東宮侍衛跟太子這麼面對面說過話?換言之,太子殿下根本就不將你們這些人樁子放在心上!

周鏡想到這裡,不免有些悲涼,更加疑惑,為什麼太子會矚目這些連一點規矩都不懂的土坷子呢?

“周將軍,是要宣什麼事麼?”一個陰測測的聲音突然從周鏡身後響起。

“田公公,”周鏡回過頭,“您老怎麼來這兒了?”

田存善指了指身邊的幾個年輕太監,道“殿下要中涓為訓導官,一直下派到旗,這幾個都是這邊的。”

“派到旗?”周鏡以為田存善搞不懂的軍制,誤聽了太子的意思。

太子這次編練東宮侍衛,用的是戚武毅的軍制。一營分為左中右三部,一部分為二司,一司下轄二局,局下分三旗,旗下分三隊。一隊就是二伍,共十人。若是訓導官要派到旗編制,那就是每三十人就要派一個監軍。全軍就要七八十個監軍……這簡直成了御馬監下轄的衛隊了!

喜歡金鱗開請大家收藏金鱗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