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之計 (第1/2頁)

加入書籤

郭嘉能夠主動開口已是十分難得,再聽其分析有關目前各個諸侯形勢的內容,可以說是卓有見地,其中很多方面即使作為玩家的楊銳,瞭解得也不是很透徹。

如此,郭嘉的能力也就可見一斑了,尤其是他最終建議楊銳直接出兵干預河內郡之事,可以說是別出心裁,更是引起了包括楊銳、程昱等幾乎所有人在內的好奇。

目前楊銳青州之地正處於蓬勃展的階段,無論生產還是練兵都在紅紅火火地進行,並且npc平民的生活狀態也得到了根本性改變,每天都有為數不少的異鄉npc聞風前來,青州周邊的形勢也已經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

因此按常理而言,穩定展、不斷壯大才是目前楊銳最應該去做的,不過郭嘉卻是建議楊銳進兵河內郡,在場之人當然會起興趣。

“哦?奉孝認為應該出兵河內郡?烈陽願聞其詳。”

對於郭嘉之才,楊銳當然是清楚的,同時他自己也很好奇郭嘉建議直接出兵的原因。

“郭嘉以為,烈陽州牧大人如今出兵河內郡有幾大好處。

其一,王匡太守乃是受到胡毋班、韓融、陰循、吳循、王瑰等族人的仇殺。

胡毋班之流何許人也?乃是董卓派往虎牢關勸和的爪牙罷了,當初王匡太守緝殺幾人,從小處而言是受了袁紹的命令,從大處而言卻是出於十八路諸侯的共同利益。

因此袁紹此時不願出兵相救既是喪失其信,而烈陽州牧大人若是出兵相助,乃是撥亂反正之舉,從而也將樹立大人同仇敵愾、不負重託的形象。或可到一可靠盟友。

尤其是在王匡太守被袁紹拒絕之後,則更能夠凸顯州牧大人的大義之舉。

其二,烈陽州牧大人若是出兵河內郡,不論是否能夠救下太守王匡,或者來不來得及將其救下。都能夠名正言順地在河內郡境內自主行事,從而獲取相應的利益。

而且有此出兵之舉,州牧大人同時也有機會就此與河內郡結下淵源,將來一旦河內有事,州牧大人便能優先於其他各個諸侯,有更多的話語權和選擇的餘地。

其三。烈陽州牧大人若是出兵河內郡,可謂是名正言順。一方面是為大義,幫助王匡太守對付宵小之輩;另一方面則可高舉消滅董卓餘孽的旗幟,是為大忠。

如此忠義之舉,若是沿途勢力有所妄動。烈陽州牧大人自然可以以雷霆手段震懾之。即使對方不敢輕舉妄動,州牧大人亦可趁機挑起事端,尋其薄弱之處而擊之,從而消減敵對實力!

本來大人就以忠義之名討伐逆行、撥亂反正,自然左右都是大人的道理,對外只道是對方襲擾己方行軍便是,想來無人會質疑大人言語的真實性。

以郭嘉看來,此行大部兵馬的行軍路線可選在劉岱刺史與喬瑁太守勢力交界附近。一旦現戰機便可主動進攻以削弱劉岱的實力。

其四,州牧大人大軍一出,同樣可以校驗周圍幾方勢力的虛實。

北方袁紹自不必說。若是州牧大人示其以弱,爾後暗暗佈置強兵於平原郡主要城池之內,若是對方趁機來襲,則可給予強力反擊,趁勢削弱對方實力。

郭嘉也是近日才從仲德先生處獲悉,烈陽州牧大人還雪藏了近4o萬各色4階士卒。如此一來大人大可放心盡起此前明面上的兵力,造成青州空虛的假象。以此試探並伺機削弱周邊諸侯。

若是無人圖謀則罷,若是有人打算趁虛而入。州牧大人只需留下三四名得力人手,定可以令心懷不軌者有來無回!

正是由於此四點,郭嘉才建議烈陽州牧大人出兵河內郡。”

郭嘉又是一番言語幽幽道來,包括楊銳在內的眾人越聽越是意外,到得最後已是心驚不已起來!

本來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援救之事,讓郭嘉這樣大加利用一番之後,看起來竟然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變成了一石多鳥的好計策。

郭嘉所言之計名義上是去河內郡撥亂反正、剿除董卓餘孽,同時獲得一些河內郡的利益,實際上最為重要的目的是要藉機削弱劉岱等青州的敵對勢力,並且擺好了陷阱誘使袁紹等可疑之人來跳。

相比救援王匡、獲取名聲以及河內郡的利益來講,後兩者才是郭嘉此計的重點所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