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六十八章 脫身而出 (第1/2頁)

加入書籤

“孰人敢對司徒大人不利?”

“啊!”

“......”

李儒派出前來捉拿王允計程車卒一陣殺戮、搶掠,並順利拿下了王允,然而在返回董卓府邸的途中卻被橫出的一對士卒給擋了下來,為一將出手便砍翻了兩名羈押王允計程車卒。

此人便是臧霸。

原來王允得到董卓被刺殺的訊息之後,也想到了其中利害,知道由於貂蟬的原因自己是脫不了干係的,於是王允便在第一時間親自到東城門拜訪了一下呂布這個便宜女婿。

董卓是如何被刺的,王允也弄不明白,不過顯然與他的連環計關係不大,呂布在其中的作用並未揮出來。

饒是如此,此時王允也是暗自僥倖,此時能夠整肅長安城形勢的也只有董卓的幾名部將以及呂布了,幸而此前他與呂布有過婚約,自然要仰仗一下他的武力了。

呂布實則從未與王允有過真正的約定,都是楊銳其名罷了,當然王允並不清楚這一事實,直把呂布真身當做楊銳來對待了,一見面便講述了一遍董卓夜訪強搶貂蟬的經過。

面對王允的突然到來呂布也很意外,對於王允“自來熟”的奇怪的語氣和所言之事呂布幾乎也完全無法理解,自然無法做出相應的回應,他與王允兩個人顯然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雖說如此,王允也沒有產生過多的懷疑,見到呂布不言語,還以為對方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在貂蟬身上。於是便重點述說了當前董卓被刺的情況下長安城的局勢。

王允力述此時正是呂布出手控制局勢,撥亂反正的好時機,若是呂布能夠趁機將董卓餘黨趕出長安城,維護漢室安危,將是一件不世之大功。必將成為漢室中流砥柱云云。

當然了,王允也表示將揮他作為司徒的作用,聯絡交好的官員、大臣,全力支援呂布,助其完成此壯舉。

王允這番話的確是非常有誘惑力的,而且是基於其與呂布有深入交情的前提下才說出來的。對此呂布雖然聽不太懂,但是卻可以感受到王允對他全力支援的態度。

這一刻呂布心動了,雖然沒有當場表示什麼,卻是客氣地將王允送出了東城門,並表示要稍作斟酌一番。

其實呂布是怕被人利用而已。待送走了王允之後呂布便迅召集齊了其手下一干部將,將王允所提之事大概述說一遍,並很快得到了眾人的支援。

商量已定,呂布便派了臧霸前往王允府上準備籌劃具體的細節,卻是正好撞見王允被董卓部卒擄走的情形,這才有了此前臧霸救下王允的一幕。

臧霸是知道王允重要性的,聯絡溝通士族、高官的事情都要著落在此人身上,於是在將王允救下之後。臧霸便把他直接帶到了東城門樓內保護了起來。

接下來王允便與呂布一干部將一起,謀算起了長安城內的董卓部眾來。其實並不用王允、呂布過多謀劃,因為緊接著董卓殘餘部眾已是兵臨城下。將東城門從裡外兩個方向合圍了起來。

董卓被刺之後,李儒臨時掌握了長安城內董卓部眾的控制權,別看董卓在的時候李儒極力主張容下呂布,在董卓被刺之後李儒卻是打算要拿呂布開刀的。

李儒很清楚,在董卓身死之後,原本其西涼部眾與幷州部絕難相容。無論為了穩定當前局面還是從長遠考慮,呂布都是留不得的。

如今恰好呂布的部將臧霸將王允就走了。李儒藉此為理由便將呂布部眾圍定了起來,準備一蹴而就的解決掉這個麻煩。

呂布之勇武幾乎人盡皆知。李儒當然也十分清楚,不過此時在長安城內的呂布部眾只有3萬多人,而西涼部眾總數過了12萬人,幾乎是呂布部眾的4倍!

當初呂布整合原幷州兵馬,並經過不斷地擴充,總數量一度過了1o餘萬人之多,只不過此時有一大半都駐守在潼關、函谷關方向。

而董卓部眾總量則過了一百幾十萬人,雖然此時大多數也在外防禦,不過駐守長安城的就有1o餘萬人,此外郿塢之內還駐守了李傕、郭汜兩部過1o萬人,此時李儒已經派人前往調兵,最多兩日之內援兵便可到達。

若是郿塢、長安城兩處兵力合在一起,兩處兵馬又全部都是精兵,如此大的數量差距、質量保證,即使呂布再怎麼武勇,也絕難改變其劣勢。

唯獨有些麻煩的是,此前呂布便將東城牆段與南北兩側城牆的通路堵死了,要想迅消滅呂布幷州部,也只能先行攻破東城門樓,難度非常高!

不過這與攻城還有一定差距,普通情況下守城一方都是有著一些糧草、物資儲備的,呂布的東城門樓內卻是並沒有多少,估計能夠維持一兩日消耗已經算是不錯了,所以李儒派重兵將東城門圍了個水洩不通,並不很是著慌。

於是東城門內外幷州部眾與西涼部眾便劍拔弩張起來,期間呂布有些坐不住,甚至還率眾現身城門之外衝殺一陣,結果卻被幾倍的西涼部眾壓制了回去,雙方各有死傷。

若是呂布一心想要突圍,或者也能夠衝出城去,不過王允所提之事也有著莫大的誘惑,而且他還有著一個後招,也便暫時與西涼部眾對峙著沒有再做其他舉動。

對峙期間雙方箭來箭往自然是難免的,無論是幷州軍還是西涼軍都死傷了不少士卒,當然佔據著城牆之利的幷州軍沾了不少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