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八十六回

加入書籤

“哀家那時候也奇怪,戰功累累的靖遠侯竟怎麼願意屈尊降貴接納我這個孫媳婦兒。後來聽牙婆說,是杜公子指名道姓找的我。儘管起先都不同意,可是侯府只此一根獨苗,鬧了幾日也就由著他了。侯府轉眼就差人送來了許多聘禮,初定的數量就多得街坊鄰里都看傻了眼。其中就有這枚虎符玉佩,據說是王家祖傳的,一塊就當做聘禮給了我這個未來的孫媳婦兒。”說這些話的時候,不知為何,周太后的嘴角泛著笑意,就好像提起了什麼美好的陳年舊事。

“那時哀家的爹孃逢人就誇讚哀家是富貴命,走道也比過去有底氣多了。現在想來,哀家的爹孃說的沒錯,哀家當真是富貴命,滔天的富貴。”明明是誇耀,從太后的嘴中說出來卻讓人有種說不盡的苦澀。

“那後來呢?”

周太后娓娓道來,不徐不疾“我那時年紀也不大,雖然再世為人卻也向往一份世間難得的真情。杜公子會指名道姓的要迎娶我,必然早就認識我了。懷春的心思,對那個陌生夫君的無限遐想,編織成了我少女時的綺夢。有這麼一段時日,我會對著牙婆送來的杜公子的畫像痴笑。說來也荒唐,哀家就這麼喜歡上了這個素未蒙面的人。”她嘴角掛著笑,那讓顧雨桐覺得,或許那段才是這個大明太后最真摯最純粹的情感。

“太后緣何又入了宮?”顧雨桐問道。

太后垂下眼簾,輕描淡寫的回答道“後來,靖遠侯府派人來退婚了。他說,認錯人了。”那語氣,就好像在說什麼不相干的人。

顧雨桐瞬間瞭然,但是內心卻更加沉重了。這麼多年過去,她對周太后那時的悲切和羞愧彷彿依然感同身受。

“他要找的人不是我。侯府派人上門來道歉,說聘禮就讓我爹孃盡數收下,另外再賠了我家十匹錦緞,五十兩白銀。哀家的爹孃是平頭百姓,就算受了委屈也不能同侯府叫板。加之這賠償對我們而言簡直是天價。故而這事兒就此翻篇了。至始至終,我都沒有見到過杜公子一面。”

“那時我就想,不知道杜公子一直所尋的人究竟是誰?又為什麼會將我誤認作了她。”

“後來,哀家被選入了宮中成了先帝的妃子。那一年是正統六年,哀家十六歲。”

顧雨桐長長的舒了一口濁氣。這個故事太壓抑了。

她以為到這裡,故事就結束了。然而並沒有。

“哀家入宮後有了皇上,品級也提了上去。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先帝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眾臣推舉先帝的弟弟朱祁鈺也就是代宗繼位。我們這些後宮妃嬪的境地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後來先帝被接回宮軟禁起來,人人皆知,代宗是不打算將皇位還給先帝了。不僅如此,他還想將之傳給自己的皇子們。故而為保我兒性命,哀家將他配到別宮,生活艱苦了些,卻可保性命無虞。他臨行前,我替她安排了幾位宮女貼身照顧……”

------題外話------

嗓子炎了,存稿使用中……

本書由瀟湘書院,請勿轉載!

喜歡一後不侍二夫請大家收藏一後不侍二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