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1章 警告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老道的斷言果然沒有錯。

新生的炎黃共和國,果然不是以前的華夏民國可以相提並論的政府。從上到下,完全都不一樣。

灰輕言雖然沒有去參加開國典禮,卻也是從礦石收音機當中從頭到尾收聽了全部過程的。即便是一般人不感興趣的政府架構,他都從頭聽到了尾。

以前的華夏民國時期由常委員長為最高領袖,後來召開的“非常行憲國會”選舉出來的最高領袖則學習國外,稱之為總統。

但等到兔黨上臺以後,則開始大力推行恢復傳統,並奉行為人民服務的唯物主義價值觀。

因而政府的腦部門改為內閣,分為輔大學士1人和內閣左右總理大學士2人。

內閣輔,便成為了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然後是左右2位內閣總理大學士,比前者稍稍低半格。

倘若內閣輔生意外,則由內閣左總理大學士接任最高領導人席位。

在內閣輔和左右內閣總理大學士以下,則依次為內閣常務大學士,大理寺正卿、督察院總督御史、內閣參知政事、翰林臺翰林學士。

每屆政府腦,全都由內閣常務大學士組成,共計7人。

除內閣輔和左右內閣總理大學士外,尚有內閣常務大學士4人,全部7人組成為內閣,總掌全國各項事務。凡重要議題,均需召開內閣常務會議來投票決定。

這次米國擴大了宇宙半島的戰爭,共和國內閣的軍方率先聲警告對方不要跨越北緯三十八度線。

但米國並沒有任何收斂,反而愈的猖狂起來。

很快,灰輕言就從礦石收音機當中,收聽到了有關的最新訊息“......中央廣播電臺最新訊息,內閣左總理大學士於今日緊急約見了印南國駐共和國大使,

“總理大學士向潘尼迦大使詳細說明了共和國在宇宙半島戰爭中所採取的立場,還有針對米國政府近期軍事行動的不安。

“印南國駐共和國大使潘尼迦先生,非認真聽取了共和國的立場,並表示理解。會談結束時,總理大學士與潘尼迦大使友好告別。

“只見總理大學士感情飽滿的握住了潘尼迦大使的手,語重心長的說道大使先生務必要明白我們的心意,勿謂言之不預也。”

老道聽完這段就開始笑了。

笑的無比暢快,雙眼中滿滿都是自豪和揚眉吐氣。

但灰輕言還不太明白“師傅,這就算是確定下來了嗎?”

“是的,這就確定下來了。”老道心情很好“你沒聽見嗎?總理大學士最後的那番話,這已經是非常嚴厲的警告了。”

“哈?非常嚴厲的警告?”灰輕言是真的沒有聽出來。

回想了一下,剛才最後電臺裡面好像是說,總理大學士感情飽滿的和印南國大事潘尼迦先生告別呀!所謂非常嚴厲的警告又在那裡呢?

“你沒聽出來嗎?”老道就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沒有啊!”

灰輕言對於國內選擇印南國駐共和國大使來傳遞資訊倒是很理解,畢竟這個時候在寶島上還有另外一個國家政權存在。

米國政府以及它的盟友國家,甚至包括其餘政治、經濟和軍事層面深受米國影響的其他世界各國,都還暫時沒有同炎黃共和國建交。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承認炎黃共和國內閣政權的國家並不多。也就是以露西亞為的盟國,還有少數的其他國家。

這其中,身份最為中立,份量也最重的便是印南國了。

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印南國在反對殖民地的浪潮下被鷹國允許獨立,此後就展開了不結盟運動。

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全世界因為米國和露西亞的政治對立,分別出現了兩個相互敵視的陣營。北約和華約因此產生,並影響著世界各國的政策走向。

此時新生獨立的印南國則起了不結盟運動,受到了很多新生國家的熱情擁護。

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既不希望加入北約去對抗華約,也不希望加入華約去對抗北約。這種非此即彼的政治選擇,非常難受。

因而印南國所宣揚的不結盟運動起後,很快就受到了數十個國家的支援和加入。

所以,這個階段的印南國,正處於在世界範圍內聲望逐步走高的階段。即便是米國和露西亞,也不能不另眼相看三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