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1章 理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神文歷4712年,王國公曆947年神2月6日,禮拜六,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春生禮。

對於生活在東林王國的人們來說,春生禮是新一年通行全國的第一個節日。不僅僅是慶祝萬物復甦,也意味著這一年播種的開始。

根據地區的不盡相同,彼此之間的習俗細節或許稍有著些微區別。

但無論是在哪個州哪個城屬區域,這一天都會有親人們相互贈送禮物,並且去神殿祈福的規矩。

事實上在春生禮的前一天時間,就已經會陷入到集體的節日氣息當中了。無論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身邊的不同。

尤其是官府會選擇在春生禮的當天舉行一場祭典儀式,用以彰顯朝廷對於農耕的重視,為全年的耕種來奠定基礎。

這種儀式根據地方上官員們的不同佈置,最終的效果和影響力也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朝廷非常重視的層面。

東林王國的治國理念向來都是講究無為而治,官府儘可能少的去幹涉民間。但是像春生禮這樣的節日,本身卻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執行規則。

山青嶽其實並不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聊的作秀上面,這樣的時間他更想有效的利用在修煉上。

若是大一些的地方也就罷了,好歹還能彰顯一下存在,鍛鍊鍛鍊執政水平。可是莽山鎮這樣的小地方,又有什麼必要讓他操心呢?

可偏偏他卻是朝廷認命的鎮代官,平常或許絕大多數時間都可以不線上,但類似這種大的節日還是要代表朝廷的臉面而出現一下的。

看著眼前小心而又恭敬站著的文吏和武衛兩人,山青嶽根本就不掩飾眼中的輕蔑之色。只是略微掃了一眼,就轉而開始閉目養神。

“說說吧,這些天裡鎮上可曾生了什麼值得一聽的事情麼?”

文吏和武衛彼此十分隱秘的交換了一個眼色,暗自點點頭後才開始了各種雜事彙報。

對於山青嶽這樣不喜歡雜務的代官,他們是非常喜歡的。尤其是為了專注於修煉,山青嶽幾乎一年到頭也不會在莽山鎮上呆幾天時間。

大多數他不在的時候,莽山鎮上所有的一切官方事務就全部由文吏和武衛來處理。

這其中不光有著許多的權力運用,更有著可以下手操縱的空間。或許山青嶽是看不上這點子小錢,可是他們小門小戶出身的人卻極為重視。

因此對於山青嶽這樣的頂頭上司,文吏和武衛兩人的意見都是一樣,絕對的尊敬和恭順,但卻沒必要把所有事情都交待的清清楚楚。

只要大體上不會有差池,也就過得去了,難道山青嶽還會和他們計較這些不成?

他們都知道,這位頂頭上司可以環山城四大家族之一的山家出身。將來的展軌跡,絕對不是眼前這個小小的莽山鎮所能侷限的。

尤其聽說這位貴人已經激了力泉,算是正式跨入到了神客的行列當中。雖然聽說還只是力泉1轉,可那也已經和外士的階層劃開了天壤之別。

何況山青嶽今年才不過29歲的年齡,以神客平均近百年的漫長壽命來說,眼下還沒有度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未來還長的很呢。

想想人家,再看看自己,文吏和武衛都很是有些唏噓不已。

山青嶽年僅29歲便是朝廷所認可的制九品鎮代官,正式進入了東林王國官方序列當中,未來的展不可限量。

可他們兩人卻已經四十多少歲了,以此時王國裡所公認的平均壽命而言,也算是土埋到了胸口的時節,才僅僅不過是鎮代官下的佐官。

佐官說起來也是官員,可若是到了鎮級別上就有些尷尬了。儘管在朝廷的名冊之上,也有他們的名字,但鎮佐官卻只能算是準流品官員。

換句話說就是準官員,但實際上並沒有官員的身份,只是負責相關的事務罷了。這種佐官的認命,完全是由鎮代官一手操持的。

正常情況下這種佐官都會是鎮代官的親信才能夠被任命,但山青嶽並不喜歡莽山鎮代官的身份,也不經常來,乾脆委任了上屆的老人兒。

這樣的好處是無論有沒有他在,都不會耽擱了鎮上的各項運作。有熟悉情況的老手坐鎮,可以減少他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小事上。

缺點則是會形成相應的利益鏈條,而且是不受他直接掌控的那種。若是任職長久,怕是會削弱鎮代官的權威。

可山青嶽又怎麼會看得上這點子權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