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7章 修改信件

加入書籤

錦州的戰事一觸即,池靳白夜襲過後,楊承熹雖然守住錦州,卻很吃力。

往後幾日,池靳白每日都派人攻城,直到楊承熹得知李長儉只派了五千兵力來時。

楊承熹一生征戰,得知只有五千援軍,手中的信立馬掉落在地上。身邊的其他人,也對此表示不滿。

“王爺如何能這樣?不僅沒有增加兵馬,還扣下錦州去的人。他這是想做什麼?想看我們錦州去死嗎?”

他們本來歸屬張東來,後來和李長儉聯姻,才把錦州推向風口浪尖。

但李長儉眼下卻沒有知恩圖報,還有點小人心態。

有人出質疑後,其他人紛紛表明態度。

“我也覺得王爺這次過分了。五千兵馬如何能守得住錦州。他無非是害怕中平城失守,這才扣下五千人。”

“就是,大人一心想著王爺,可王爺卻如此自私。我瞧著,咱們是不是該再寫信去催催,讓王爺把剩下的五千兵馬還給我們。”

“對啊,沒有王爺也是一樣,我瞧著,他不是個能長久的人。”

……

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起來。

楊承熹卻一直皺眉不語,他是真沒想到,李長儉能扣下五千兵馬。

雖然李長儉在信上寫明疑慮,但他心中清楚,李長儉就是為了他自個兒,才扣下五千兵馬。

在楊承熹他們還沒有個主意時,城門處又來了訊息,說池靳白帶著兵馬再次攻城,楊承熹顧不上太多,只能先帶人去守城。

在楊承熹焦頭爛額的時候,李長安卻有了個不錯的收穫。

見到中平城的細作後,李長安的人截獲了李長儉給楊承熹送去的信件。

和李長儉當了多年的兄弟,雖說李長安不能把李長儉的字跡臨摹得一模一樣,但也能仿個五六分。

而楊承熹他們才和李長儉來往幾個月,對李長儉的各方面都算不上熟悉,所以李長安修改了李長儉送去錦州的信件。

本來李長儉是再次讓人送信去錦州,想要安撫楊承熹,說明第二批援軍,可能會在三日後出。

李長安便在信上修改了幾個字,把三日改成十三日,再修改幾個字眼,讓李長儉的語氣看起來有些不耐煩。

等信再次送出後,李長安也感覺自己這招有點損。

他們在中平城附近的山崖上休息,這裡地勢頗高,可以看到中平城南門和西門的情況。

李長安站在斷崖處,望著遠處的中平城,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時,回頭客看了一眼,“楊承熹嫁女聯姻,這才沒多久時間,楊承熹對李長儉的信任並不會很好。這次李長儉扣下楊承熹的五千兵馬,應該會讓錦州的人爭吵上一會兒。”

“要是李長儉繼續拖延,錦州真有可能被攻破。”林宸一道。

“那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李長安分析道,“錦州好歹還有一萬多的兵力,池靳白想要攻破錦州,也得損失不少兵馬。但錦州被攻破,李長儉的那些下屬,也會對他失去信心。到時候池靳白帶兵到中平城,雙方的狀態都不會太好。”

從一開始,李長安就沒想過派兵偷襲虞山關。

雖然張東來在虞山關,但現在的張東來已經是將死之人,活不了太久,也就沒必要特意去盯著。

讓李長安更在意的,還是池靳白和李長儉的這場戰。如果李長儉能險勝,那自然是最好,張東來更加不足為懼。

但池靳白贏了,對李長安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只是要再次面對完整的北部勢力。

“等著吧,咱們就等著看,池靳白能不能攻破錦州。”李長安說完後,便去叫聽書。

聽書功夫好,他讓聽書帶人下山去看看,附近有沒有敵人出現。

兩日過後,錦州的楊承熹已經兩晚沒怎麼睡覺了,當他收到李長儉送來的信件,看到李長儉還要拖延支援,他當場就忍不住罵了起來,“他孃的,他以為我們錦州的城牆是銅牆鐵壁嗎?還要十三日?他真是好心機!”

邊上副將聽了,紛紛皺眉。“大人,王爺這是不是過河拆橋,就像他甩了蔣元亮一樣?”

這話一出,楊承熹的臉色瞬間變了。

當初他得知蔣家女是個軟弱無能的人,又收到李長儉勸和的信件,覺得是個不錯的時機。如果他能扶持李長儉上位,日後就是國丈,這可是他們楊家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現在,他突然有些後悔了。

捏緊手中的信紙,楊承熹起身望向城牆下成片的屍,喃喃自語,“我們撐不了三日了,再有三日,錦州城門一定會被攻破。到時候,等我們落入池靳白的手中,所有人都得死。”

普通士兵會被招降,但他們這些主將,池靳白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遠處的夕陽正在緩緩落下,它吝嗇地藏起自己的光芒,讓錦州的上空又是冰冷無邊的暗色。

楊承熹唇角抽搐地望著遠處,直到夕陽完全落下,才艱難地下決定道,“讓人準備撤退,我們去中平城。”

他在錦州多年,實在不願意拋下錦州。但他知道,如果不及時撤退,他的家人孩子,全部都會死在池靳白手下。當初李長儉可是心狠手辣殺光張家人,現在池靳白也不會手下留情。

撤到中平城後,他倒要看看,李長儉會如何對他!

喜歡鳳回鸞請大家收藏鳳回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