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0章 謝清梁的提醒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旁的謝清梁微微一笑,補充“我們這一輩的人裡,清城最會讀書,也最有抱負,所以我們都支援他從政,搞金融。一方面,金融行業有高薪收入,他不會因為和其他兄弟過大差距的生活而心生不平衡;另一方面,說不定他就能在政策層面上,適當地扳正我們謝氏,不致於走彎路。”

“寧家以為我們和他們一樣貪財,喜歡斂財,那就大錯特錯了!”

梁風讚賞地點頭“你們謝氏在蘇揚也有幾十年的展歷史了,我記得我父親在世的時候,謝氏家族就是大家族,而且對子弟們的約束也很嚴。當年,你那位二伯謝文志還是我們匯金財大的校友,比我矮兩屆,算是一位風雲人物。”

說到這裡,梁風又頗為惋惜地道“雖然他早年為了蘇揚的經濟和財政一直在操心,導致身體不太好,前兩年過世了。不過,但上面的老領導還是記得他的。”

“因為相信他,也相信謝行長你不會辜負他的教導,所以這次的審查,雖然有人是在刻意地針對你們謝氏,但有些明眼人也在默默地幫你們查證。”

否則,一向潔身自好的他又怎麼會默許自己的學生胡恆成來為謝清城奔波喊冤?

又怎麼會默許胡恆成最後來找許含真與王振濟求援。

梁風不僅僅是相信王振濟的能力,也相信謝氏的根子沒有爛,謝清城應該沒有大問題。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有錯,而且小弟子再一次給了他一份滿意的答案。

而謝清城這一翻案,馬上就揀週末來,與謝清梁這位謝氏當代的掌權者親自登門拜訪以表感謝的時候,梁風心裡也是微有些滿意的。

以前只是胡恆成這個學生與謝清城有些私人交情,但以後,倒是可以讓其他學生也與謝氏多多來往。

謝清城頓時謙虛地道“謝謝梁教授能信任我我們謝氏,信任我謝清城,這次也確實是多虧了諸位的大力幫忙,我才得已洗脫嫌疑!”

吳正華這時便嗔怪地道“好了好了,你們別光顧著聊天,趕緊嚐嚐振濟和含真帶來的水果,也不枉含真這麼費力,出了一身大汗地搬上來!”

眾人頓時失笑應是,而後,紛紛來品嚐茶几上的水果。

王振濟先嚐了嘗自己帶來的哈蜜瓜,不錯,比在馮皎眉那裡吃的稍稍淡了點甜味,但是夠脆夠水靈。

再嚐嚐許含真帶來的櫻桃,酸中透甜,兩種味道都恰到好處。

也是,在這樣的場面下,稍差一點點的水果拿出來就是丟臉。

而後,見謝清城一行人大讚櫻桃和哈蜜瓜好吃,王振濟頓時覺得備有面子。

就這樣,大家又客氣地一邊吃水果,一邊聊了一陣,直到十一點半左右,謝清梁笑著表示這次要多多感謝梁教授的三名學生相信謝氏,鼎力相助,故謝氏在校外的一傢俬房菜館設下酒宴,還請梁風一家與許含真、王振濟出席。

考慮到謝清城與梁莫龍目前的身份還比較敏感,所以這傢俬房菜館並不算豪華,但貴在清淨。

於是,大家又紛紛下樓,將該分的水果都分了車。

王振濟才現,原來謝家這回真的是開了兩輛本地牌的商務車過來,並不是特別顯眼,難怪自己先前沒認出來。

待他們一行人的車隊慢慢地駛出了財經大學的校園,不多時,王振濟又驚訝現,路旁居然還停著幾輛掛著蘇揚市牌照的賓士車,等謝氏的車開過之後,便以護衛之勢,一前一後地跟著。

原來我也沒有完全想錯,像謝清梁這樣的大富豪出門,怎麼可能沒有帶保鏢?

只不過,他因為尊重老師和莫龍哥的身份,怕給老師和莫龍哥帶來更多的麻煩,所以選擇了讓保鏢車在校外等候。

會做人啊!

老師應該很快就會現,然後心裡會很滿意吧?

學到了,學到了!

王振濟默默地開著車,跟著許含真的沃而沃一起,來到離著有十多分鐘車程遠的海宴私房菜館。

這是在一個高檔住宅小區外的仿古樓,古色古香的庭院和包房看上去頗有種古時豪門大戶的官宅之感。

一樓的花園不算大,但種著的桂花樹已隱約有花苞,將烈日擋住,蔭蓋下放著石几和石凳,看上去便不顯燥熱。

等進了二樓的VIp包廂,王振濟眼睛微亮。

純實木的仿古桌椅看上去就和星級酒店裡的完全不一樣,確實有一種豪門的低調奢華。

一旁是功夫茶的茶座,另一邊才是吃飯的轉桌。

他再站到窗邊,有意無意地往窗外一看,哦,樓下的花園裡站著兩名保鏢。

不知道這傢俬房菜館會不會被謝氏給包了?ap>

當然,這無關緊要。

待謝一華示意服務員可以上菜,包房裡恢復了安靜,謝清梁便又朝著梁風和梁莫龍微笑“梁教授和小梁主任可以放心,這裡很注重隱私,而且我的人已經守住了四處,我們的談話不會被別人聽到。”

梁風微微動容,緩緩地道“謝董不必如此……。”

“唉!”謝清梁重重地嘆氣“梁教授,我也不是有心如此,只不過,謝氏集團展到現在,我雖然在父親的矚意下,代為執掌集團,但時時刻刻都是戰戰兢兢,不敢大意,沒想到還是讓清城他遭受那些小人的誣陷,我身為他的大哥,實在是又無奈又痛心,行事也就不得不更加小心了。”

“想必京城裡的諸位大家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小梁主任應該能夠理解我的苦衷。“

梁莫龍默然一陣,正色道“商場如戰場,謝董如此小心,情有可原,在下能理解。好在如今,謝氏算是成功地撐過了這道險坎,雨過天晴!”

謝清梁眼中多了一抹感激“是啊,不過,我身上責任重大,卻不敢因此就掉以輕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