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停课回家,不好好闭门思过,反而流连勾栏和赌坊,还输掉五万两白银,十一个铺面。
“混账!”
赵侯气红了眼,直接踹翻小厮。
接着又指着一旁的赵母一通臭骂后,派出十几名护卫去抓人。
可赵槊又怎么肯乖乖听话呢?
直接把护卫打伤,冲出包围圈。
护卫头目很为难。
下狠手嘛,过后免不了被赵六报复,可抓不到人,回去又没法交代,而且赵侯正在气头上,没人敢触碰这个霉头。
赵槊利用这点,很快就冲出勾栏舍院。
一群护卫追着他满街跑,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最后还是没能抓到赵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事情很快扩散。
京城的一众勋贵世家都知道赵槊被逐出国子监,赵侯派人去勾栏抓赵槊,结果还没抓着。
一时间,赵家沦为饭后笑料谈资。
赵侯的兄弟族亲知道后,觉得赵槊给家族蒙羞,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严惩赵槊。
实在是外面的流言蜚语太难听了。
还连累族中子弟被人嘲笑、挖苦,头都抬不起来。
另外,国子监重修监规一事,李祭酒已上报礼部审核,待审批通过,由礼部转呈御前请皇帝定夺。
若皇帝同意,即可实施新规。
这些事情,并未影响到沈淮。
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也不担心赵家报复。
萧策见他丝毫不受影响,还备战月考,不禁有些佩服。
果然呐,大佬的徒弟,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诸生在国子监的严抓纪律中,迎来了月考。
外舍、内舍、上舍,考的内容差不多,但难度不一样。
其中,外舍的难度最低。
其次是内舍,最后是上舍。
月考内容偏重经义和策论,一共三场,连考两天。
第一场考四书义和五经义、诗赋。
第二场考论、判、诏、告、表,侧重政务应用。
前面两场,一天就能考完。
第三场的策论,却要考一整天。
里面的四道策论大题,均以时务为主,比如:如何解决漕运拥堵问题;如何应对边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