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的人,则偏爱烈酒。
梨花白的度数没胭脂醉高,但也是属于烈酒行列。
推杯换盏间,李教谕提到沈淮在桂林府做的对子。
惊艳、震撼。
知道的人无一不佩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段时间,谢知县没空见沈淮,但不代表他没其他动作。
比如:沈淮在省府对出的‘千古难对’,已经被他往京城和江南一带,沈淮的乡试文章,则是往周边各郡。
郡城的金麟阁已经把对子收录其中,并永久留位展示,就如裴公的《春江赋》,一直悬挂高阁,至今无人能破记录。
县里的墨香阁,刚放出消息就卖断货了。
订单收到手软。
县学打算把沈淮的全部诗词、文章整理成册,收入藏书阁中。
这些,沈淮并不知情。
这段时间,他忙这赴宴,压根没听到风声。
其他人更是不敢在宴席上提。
怕被拿来比较,面子挂不住。
沈淮很谦虚,“淮有今日,全赖县学培养,还有老师的殷殷教导,淮敬诸位一杯。”
大家很给面子,纷纷举杯。
烈酒入喉,沈淮却觉得心情美丽到冒泡。
接下来,又聊到了国子监。
谢知县意味深长的看了沈淮一眼。
沈淮微微一笑,算是回应。
李教谕去过京城,对国子监有基本了解,但不多。
沈淮听着,也没多少收获。
心想,还是找个时间问老师比较靠谱。
酒过三巡。
李教谕叫来方启贤、许仪章、陶行简、林致远等一帮县学‘毕业生’和‘在校生’,跟沈淮对对子,并且实行车轮战。
明显‘欺负’沈淮。
谢道珩知道徒弟不会输,但却很护犊子。
“你们随意,要是沈淮答不上来,他的酒本官替他喝了。”
哗!
全场一片沸腾。
大家一边跃跃欲试,又一边担心‘死’得太难看。
李教谕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直接点名,“方启贤、许仪章,你们两个谁先来?”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