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六零河山溝一家人 第44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師傅覺得他這輩子都沒到過這麼冷的地方,搓著手跟在周將的後面,一路上看他對見到的也不驚訝,到底是看書多,懂的也多。

大隊長把家裡的東西都放在地上,“我聽大兵說,你要山貨,我們這邊就山貨多,各種蘑菇,都是山裡大傢伙採的,這些是藥材,算是稍微好一些的,不過我們也多,這個要是能換的話,我們也換。”

周將半蹲下拿起來那枚藥材,聞了聞,這東西可好著呢,“這個有多的話,我們也要的。”

大隊長看周將就是個識貨的,之前也來過一些換東西的貨郎,硬是說他們這些藥材都是沒用的,他知道個屁。

“行,那我去通知讓大傢伙都趕緊過來安排。”說完他就急匆匆的出了門。

劉師傅湊近周將,“他們這邊看著也不窮,為啥就缺布缺的多呢。”

周將把手套戴好,“咱們一路過來是不是看到很多廠子,都是國營大廠,但做的都是一些鋼鐵,重工企業,佔用了大片耕地,當然大家進廠上班,種地的也就成了少數,這幾年收成也不多,所以他們就會很缺這些日用品,還包括一些別的毛巾啥的,大多數都是需要外面運進來的,但其實他們並不窮。”

劉師傅聽著周將說的話,豎起大拇指,“這都是書上看的。”

周將笑著點頭,其實多關注一些國家發展佈局也不難猜,只是現在百姓們都還停留在溫飽線上,也不關心這些,他就多看了幾份報紙罷了。

“劉師傅,咱們可以額外多收一些別的,到時候給家裡人帶回去,這個藥材,你看,很滋補,家裡有病人老人都能熬著喝的。”

劉師傅對周將的話都聽,“行,放心吧,這一趟出來我可長了見識。”

沒一會大隊長也就回來,他剛剛已經廣播過,進來拉著周將的手。

“咱們在家裡吃飯,我們這邊的小雞燉蘑菇老香了,那雞都是走地雞,在山上養著呢。”

周將到這會才知道人家姓胡。

“胡叔不用這麼破費,咱們家家都不容易,留著家裡過年吃吧。”

胡叔哎呦一聲,“不破費的,我有錢,我三個兒子都在廠子裡上班,放心吧。”

劉師傅在旁邊聽見這話哈哈笑了起來,周將剛剛說的居然是真的。

周將也沒再攔著。

中午吃的可是豐盛,燉的殺豬菜,還有小雞燉蘑菇,蔬菜也就一個炸的花生米。

劉師傅都吃迷糊了,太香,他願意年年都來給他們做生意。

胡叔看著他們吃的香,心裡也高興,非要跟周將喝酒。

“下次還來,咱們這邊啥都不缺,就缺這玩意。”

周將也不好答應,這件事情本來就是意外的。

“胡叔,下次要是有機會,我們一定還來。”

胡隊長忙點頭,“那肯定有機會的。”

吃飽喝足,下午才開始幹活,一車布按照家家戶戶拿來的東西進行物物交換。

周將想著這就是交通不發達,如果交通發達起來,再加上運輸,南北方的物品就能得到很好的交換,以及售賣,這個想法在他心裡一直存著,只是現在政策不允許私人買賣,希望有一天他能實現。

劉師傅跟其他三個人把換到的東西按照分類都放到袋子裡。

周將拿著本子記錄具體的斤數,原本想著要是不夠的,其實還要再用錢買一些,但現在兩大車壓的厚實的布,換了三大車的東西,也是不少了。

這邊換完東西都沒敢停留,周將跟劉師傅趕緊回家。

路程還有大半個月,只是在路上又因為大雪耽誤了好幾天。

一直臨近大年三十,周將跟劉師傅也沒有訊息,人也沒回來。

廠子裡也著急,家裡也著急。

餘秀敏這幾天都心不在焉的,家裡準備年貨也有些走神。

田耽都看在眼裡。

周喜放假回來,周繁在醫院值班沒能回來。

周洪山跟田耽商量好,等到過了年,她要是還不能回來,田耽自己帶著東西到省裡去看她。

周溫是最能感受到餘秀敏有多著急的,在她懷裡,伸手摟著她的脖子,默默的陪著她。

周洪山去廠裡也打聽過,就說他出去置辦年貨也沒信,廠裡也就半個月前收到一封電報。

不過廠裡對於沒到手的年貨也都沒著急,畢竟人家人都沒回來,說不定萬一遇到啥危險的事。

作者有話說:

第32章 帶回來的好東西

國棉廠的廠長姓鍾, 是前些年退下來的兵,一慣的作是比較強硬的,而且他一向的準則就是人命比什麼都重要,這次過年年禮遲遲沒發, 他也挺疑惑的, 每週一的例會開完, 他叫住了朱副廠長。

眼瞅著明個就是大年初一,今個年貨還是沒到, 他招手讓朱副廠長坐下。

“什麼情況, 不是說事情已經解決了嗎?”廠裡那麼多人那麼多事,他也不可能事事都知道的清楚,不然要底下那麼多人幹啥, 端起來茶缸喝了一口水,又輕放在會議桌上。

朱副廠長知道這次隱瞞不過去, 畢竟周將還有其他人都沒回來,真要出了事,他的位置別說保,不治個失察, 瀆職的罪名就是說不過去的。

“鍾廠長, 人還沒回來, 也沒信, 我估摸著是路上遇到大雪, 不太好回。”

鍾廠長哼了一聲,手指點了好幾下桌子, “這是嚴肅的人命問題, 你跟我扯什麼大雪, 我告訴你, 人平安回來就罷了,如果出了什麼事情,咱們倆都保不住。”

朱副廠長只能低著頭聽領導的批評,這會誰敢說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