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payton尚未和铃原希实没有这种恶趣味,但即使是她们俩,也是不会拒绝的。
没办法,谁让老婆们喜欢呢?
这次回来,取走这些东西就是一个重要的目的,毕竟,某条笨鱼的生日要到了,送什么礼物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问题就在于,当年的失业偶像现在也是有几十万粉丝的大明星了,物质方面什么都不缺,至于美食什么的,在一起快半年了,他做饭的花样可说是换了又换,过生日再送美食什么的,反而落了下乘。
于是,他就想起了这些东西。
正好新年到了,也有许多时日不曾回家了。
可谁知道,自己就眯了一会儿,这些东西就被那些丫头翻找到了。哎,本来还打算每人的生日都送这个的,这下好了,至少这五个人是不成了。
“nagi酱好厉害呢!能轻松的做出那样的事,我就办不到呢……请务必教教我,该怎么才能无视他人的目光!”青山渚本来一副轻佻的语气念着,念到最后,才现信的内容有些不对劲。
不过这时众人已经哄笑起来,青山渚话锋一转,“这个时候的弟弟君多么纯良啊,为什么现在就成了这个样子?”
几女闻言,深以为然,纷纷点头,幸好还有铃原希实在,“别这么说嘛,虽然那样的哥哥有些可爱,但我觉得现在的哥哥更好呢。”
“non酱和pay酱的意见不算呢。”薮岛朱音毫不留情的说道。
“yabu酱说的对!”结那同样支持道。青山渚和岬奈子也点头表示同意。
“呜……为什么……哭哭……”铃原希实头一低一抬,就变成了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两只眼睛就像是撒娇时的Love酱一样,楚楚可怜,任谁看了都不能不心动。
很明显,薮岛朱音是扛不住的。
“哎呀,还不是因为non和pay都太顺着这个家伙了。pay酱已经算是对他言听计从了,non酱比pay酱有过之无不及呢。这家伙本来就喜欢得寸进尺,你们还这么顺着他,就是因为这样,这家伙才越来越嚣张呢!”明面上是在给铃原希实解释,实际上每句话都明里暗里的针对王明。
“不愧是yabu酱呢!”青山渚感叹。
“轻易的就说出了我们想说却不能说出来的话。”岬奈子接着说。
“就是这样~”到了结那,没话说了,只能玩了一个梗,“喵!”
大家又是哄堂大笑。只有薮岛朱音脸又变红了。
有了青山渚的前车之鉴,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再念王明的信件,反而自的只拿走了属于自己嗯那一份。
“有些嫉妒Li酱呢。”看着自己手里薄薄的几封信,再看着署名黎狱_Ristuki&Liyuu堆成足有几十厘米高的厚厚一踏,结那有些酸涩的声音传来。
其实她没注意到的是,坂仓花还要比她更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她俩加入的都太迟了,而这种东西都是要靠时间去积累的。
给Liyuu信件的厚度要隐隐过虹学会的前辈的,只有缪斯和aqours的才能与之媲美。
王明一怔,旋即右眼皮狂跳起来。
果然,下一秒就听青山渚道:“这也好办,就让弟弟君为我们每个人都补上,唔,至少十封信就行!”
这一建议得到了瞬间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就连薮岛朱音也是假装不在意实际偷偷的用期盼的眼神在看着王明。
无奈之下,王明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铃原希实。
但他的希望瞬间落空了,这次别说是铃原希实,即使是payton尚未来了,也不会心软的。
王明能怎么办,只能苦笑着答应了。
“看起来,明君似乎不愿意呢。那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哦,大家说是吧?”这时,岬奈子却是开口了。
这一开口,瞬间就让所有人眼里都带上了失望,除了青山渚在暗笑外。
王明险些喷出一口老血,自己这些老婆们,一个个的,怎么都带点腹黑呢?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十分有诚意的道:“当然不勉强啦,大家都是我最爱的人呢……”
好一会安抚,才叫众人平静下来。
苦笑的看了看岬奈子,他当然知道岬奈子是故意这么说的,可他能怎么办呢?
除了偷偷的在她浑圆的屁股和大腿上揉一把外,打定主意下次要在床上狠狠教训她以为,又能怎么办呢?
“我认识Li酱是能更早一些。”众人围在王明身边,听他解释。
只看他又从床头柜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带着棕色套,穿着深蓝色校服衬衫和浅蓝色校服裙,腿上裹着黑丝连裤袜,手上抱着比她人也小不了多少的吉他的可爱少女。
正是有强国源泉之称《轻音少女》的主角,平泽唯的cos。
不过这张照片并不是什么专业的写真照,甚至角度有些刁钻,不像是正常的拍摄角度,质量也粗糙的很,不像是相机拍出来的。
这正是Liyuu第一次cos时的照片。
那时的Liyuu才16岁,无论是长相还是cos的水平,都还青涩的很,不过,从那时起,那股娇憨的气质就在她身上了。
也是从那时起,王明就认识Liyuu了。
当然,Liyuu还不认识他。
“诶?yui酱?Li酱?卡哇伊!”岬奈子惊呼道,其余人也都纷纷赞叹。
“只是,这照片,好像、好像,是偷拍的诶?”结那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突然双手一拍,大声叫道。
众人闻言,尽然表示赞同,旋即都用狐疑和审视的目光看向王明。
王明苦笑着摇了摇头,下意识的捏了捏旁边薮岛朱音肉肉的脸蛋,“你们想知道,就告诉你们好了,不过,说好了,听完就忘掉哦,不许告诉别人。”
那时王明才14岁,处于人生叛逆阶段的开始,在网上看了几条漫展的消息,就敢趁父母工作时,拿着手机和自己多年攒下来的压岁钱就一个人坐火车来到了上海,幸好的是,在经济这方面,他一直还算富裕,学校的常识教育也算完善,他才能平安的到达上海,到达当年那次漫展的场馆。
他孤零零、怯生生的立在场馆门口,小小的身影与偌大的场馆,对比是那么的明显,周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