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消息传到京城。
皇宫大殿内。
老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听着探子的回报,顿时一拍桌子,怒而不言。
手底下的大臣们纷纷低下头颅,连声说道:“陛下息怒”。
“那个逆子是要造反吗?私藏十万重骑兵,就算私藏五个朕都能将他千刀万剐”。
朝堂之上,站在一旁的太子李无情,也是有些微微惊讶起来。
就算身为太子,他也没有资格拥有如此之多的重骑兵,顶多也就是一个太子府,还有300护卫军。
他随即站出双手向老皇帝行礼:“父皇,老九兴许是一时糊涂了,不如将他召回京都再行问罪”。
听到太子出言,手底下的王公大臣们纷纷附和:“还望陛下三思”。
老皇帝一听更来气,开始斥责皇宫大殿内各位大臣、将军:“一群饭桶,朕有百万雄师,还怕他不成?
“这逆子以为有十万重骑兵就能挑战我威严不成,出兵!马上出兵给我平叛”。
“有哪位将军肯上前领兵点将,立下这不世之功?
老皇帝说完,扫视在座的每一位大臣和将军。
众人不语,纷纷低下头颅。
虽然他们知道太极王朝内有也有十万重骑兵,但却是皇陵护卫军,除非灭国,否则不可轻易动用。
也就是说,他们所能够动用的也只有百万精兵,可面对十万重骑兵,即使能赢,有生力量也差不多是同归于尽。
而这一战,将损失惨重,生灵涂炭,虽有百万雄师,可十万重骑兵可以一当十,媲美百万雄师。
这注定是场恶斗,没有哪位将军敢于吃下这块硬骨头。
老皇帝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和众将军又将目光撇向一旁的皇子们。
一皇子为太子剩余的七大皇子却低头不语,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太子李无情上前想出一条对策他率先走出向着自己的父皇行礼:“父皇十万重骑兵威势太大,还是以招安为主”。
“何不许下他一个王爷,好约束与他再慢慢瓦解实为上上策”。
眼见太子给了台阶,老皇帝顺势便爬下去。
要说他以百万精兵去杀十万重骑兵也不是不可以,奈何周边敌国虎视眈眈,不可损失太多兵马。
相反,如果能招安的话,整个太极王朝将会又多出十万重骑兵。
老皇帝细想之下,一拍龙椅,当即表示道:“就依太子所言,派人前去招安,让他继承王爷之位”。
“陛下,英明”。
群臣一阵附和。
一个月后,京都来人将一封书信送到和平县衙。
和平县衙内。
一名传旨太监将书信递上去。
李天看着面前的两张纸,顿时觉得有些好笑,当即把它们撕成粉碎。
“有志不在梁山泊,我辈岂是宋公明,皇帝三言两语,就想打发我去,他丫的,反了”。
书信撕成粉碎后,李天开始动笔书写起来。
一盏茶的功夫后,一张全新的书信交给面前的报信太监,
“拿着书信回去告诉我父皇,他自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