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笑了,“你说的对,我是勋贵,和那些文臣是有区别的,明月,等我任期一满,就回来,最多三年,平日,我会给你写信,你也要记得给我回信。”
既然不愿意说,那就写吧,先当个笔友也不错,现代好多社恐的人,不是都交网友的吗?
明月郡主点点头,纠结了纠结,抬头看着长歌,问道:“你会上战场吗?”
她的语气明显有些颤抖,显然这个话题,对她不太友好。
“明月,我虽出身勋贵,但说到底还是文官,上什么战场啊,我也就是去教百姓种种地,屯些粮食,让将士们吃饱穿暖而已,上战场有将士们呢,放心吧。”
明月郡主明显放松很多,点点头,眼里流出喜悦的神情。
长歌没想过偷窥她的内心,但这一刻还真是有些好奇,她这毛病该不会跟战场有关吧,这明显是因为惊吓导致的自闭,难不成,跟那个早逝的丈母娘有关系?
余光打量着跟着的丫鬟,听见他的话,也明显松了口气的模样,看来八成是这样的。
两人说了会话,其实就是长歌在说,她在听,偶尔问一句,或者答一句,没一会儿,贵太妃宫里的小太监便找来了,就算是未婚夫妻,在这个时代,也不能待太久。
长歌告别明月郡主就直接出宫了,外放的圣旨是三天后下的,至于朝臣们震不震惊,妒不妒忌的,他也管不了了,如今要紧的就是收拾东西启程,还能赶上今年的春耕。
长歌带着裴子昊一起离开京城,府里有苏氏在,竹宣也留下了,没什么可担心的,仁和帝不会让人欺负他们。
抵达宣州后,裴子昊去卫所报到,长歌则忙着春耕事宜,有一个有钱的外祖家,就是有好处,招商引资什么的,一点不费劲。
大表哥苏恒被派过来支援长歌,快都成宣州分部总裁了,银子也是大把大把的花出去,这是前期投资,以后肯定能赚回来的。
宣州三镇的城池以肉眼可见的度立了起来,该修缮的修缮,该加固的加固,种子、农具、牲畜也都是以赊欠的方式下。
有着几世经验的长歌,治理起这些地方,还是没有难度的,除了累些,还没什么难的。
平日里还会给明月郡主和家里寄几封信,报个平安。
明月郡主虽然不爱说话,但写信还是没问题的,一手簪花小楷让人眼前一亮,偶尔还会说着京中趣事。
长歌也会给她说些北疆的风光,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类的,兴致来了,还会给她画一幅北疆的农耕图。
耕种的辛苦,收获的喜悦,老人的笑脸,孩子们的调皮,渐渐的倒让她多了一些表情,会愁眉苦脸,会开心一笑,也会看着画沉思。
她的奶嬷嬷看到越来越鲜活的明月,无数次感谢陛下,给主子赐了一门好婚,郡马太贴心了,这样的男子,也就是主子有陛下的宠,不然还真轮不到她。
“嬷嬷,主子又在看着画呆了,这是想郡马爷了吧?”小丫鬟在嬷嬷的耳边轻声说道。
嬷嬷一脸过来人的神情看了她一眼,同样小声的说道:“那还用问?你让人去问问,郡马的信到了没,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小丫鬟点点头,跑出去找小太监打听消息了。
长歌和明月的通信,都是先过仁和帝那一关,这个老不休看人家小两口的情书,还看的津津有味的,有时还会感叹一句:年轻真好!
一转眼,长歌在宣州已经待了两年,上过无数次战场,杀过不知道多少戎兵,但每一次明月和苏氏在信里问他,都说自己在后方调配粮草,一个字都没敢透漏过。
这两年北方旱灾,最长的时候,半年滴雨未下,如果不是长歌做巡抚,边关的百姓都不知道会饿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