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武周]定鼎 > 第265章 鱼已上钩(第3页)

第265章 鱼已上钩(第3页)

此次漕运改革为了减少更多普通人的税赋支出,直接设立运脚经费,往后用于以钱生钱。

也让此前在灾情中出力不少的漕运大家,直接成为往后主持阶段漕运的领头人,负责调度借用民间小船,再由官府给出补给。

以李清月的术算本领,应对这样的场合确实是绰绰有余。

为了防止漕运脚钱被人胡乱贪墨使用,地方中转负责人在调度船只之时肆意倾轧,还要遵循一道由天后颁发的诏令——

往后此类情况的所有账簿,必须规范使用大写数字,以防为人所篡改。

先行选拔出来的相关官员也都经过了李清月的逐一考察,防止出现品行不端者把持枢纽。

目前的推进情况都按照计划往前,只等一件事,那就是让许穆言的官职再动上一动,以便她专门负责此事。

她在度支巡官的位置上也够久了。

既要让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从户部分权,作为为首之人的许穆言就不能品秩太低。

这一点对于天后来说,一点也不难办到。

谁让天皇又一次病倒了。

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之前的连续接到刺激,还是始终选不出个合适的太子,又或者是因为屡次想要从洛阳回返长安的决定都被天后驳回,李治这一次的病发,让他接连数日缺席朝政。

主理朝政的权柄毫无疑问地完全落在了天后的手里。

更何况,就在上元元年的二月,紧随阎立本致仕,唐休璟出任左相,和安定公主的老师刘仁轨位居宰相之中的首席。

狄仁杰调任大理寺卿。

原大理寺卿段宝元调任吏部尚书,主持朝中官员考评之事。

若是按照天后对外宣称的话,这是因为段宝元在益州都督府屡立功劳,对于蒙舍诏王换位后依然归顺大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大理寺任上秉公执法,办事尽责,若将用在品评卷宗上的公正放在朝堂选举之上,应当也能做到远胜过当年的李敬玄。

但怎么说呢,这也算是个自己人呐……

从当政的陛下到负责办事的朝臣都是上下一心,再难办、再容易出错的漕运,也不过如此而已。

天后提笔写下回信的时候,就已将委任许穆言为度支尚书的诏令垫在了信纸之下。

相比起这继续推进民生要务的诏书,反而还是另外的一桩事情,更需要在往来信件之中交代一番。

提笔落墨之际,武媚娘的眼神已是越发狠厉,将先前因女儿来信报喜而浮现出的温和之色,统统一扫而空。

但若是光看那封信上的文字,又好像还没有那般杀机毕露。

只见那上头写道:“鱼已上钩,到时速回。”

武媚娘写到这里,不觉在心中冷笑了一声,对于这些主动浮出水面的对手报以了一阵嘲讽。

说这些人是已经上钩的鱼真是一点都没错。

谁让他们真是蠢得让人发笑。

天皇陛下的态度对于这些宗亲来说已很是明显了,他绝不会支持并非天后所出的孩子坐到皇位之上,无论是宫人所出的杞王李上金,还是其他的宗室子弟,都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

那么若要在礼法上能够让这出皇位传承足够名正言顺,以压住镇国安定公主所拥有的地位,意图反击的宗室只能从李旭轮和李贤之中去选。

相比于太过于听母亲和姐姐话的李旭轮,更容易为他们所拿捏的李贤,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就是第一个鱼饵。

而李贤也很是“对得起”这些宗亲对他抱有的期望。

在这半年之间,他过着姑且算是深居简出的生活,也认真地遵照着他父亲的意思,好生前往东都尚药局医治自己的腿。

虽然那条腿因为救治并不及时,必定无法回到最初的样子,但相比于此前都该叫做不良于行的状态,可得算是好了太多。

若是走得缓慢一些,都能将其遮掩到几乎不会为人察觉的地步。

这也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宗室看向他的目光愈发炽烈。

“你看看,你现在又少了一个不能成为太子的理由,说不定再过些时日,它还能彻底恢复如初,你又何必觉得我们在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霍王李元轨找准了机会,和李贤又一次碰面,便在围着他走了一圈后,下了个结论。

“你合该是要成为太子的!”

李贤拧着眉头:“霍王慎言,我之前已经同你说过了,我已经被父皇给废黜了,何来什么成为太子之说。”

李元轨没有当即答话,而是先在心中嗤笑了一声。

大家都是在朝堂上混的,谁还看不懂谁啊。

李贤说什么自己不可能再成为太子,让他慎言,可不代表着他真的已经对继承大唐基业再无一点想法。

他也不过是因为之前北征铁勒之事大失脸面,现在需要来玩上一出三请三辞的戏码,来给自己粉饰一番罢了。

若非确实没有比李贤更为合适的人选,以图阻止安定公主成为李唐的继承人,李元轨是真想将李贤的拙劣戏码给揭穿了。

可惜现在还不行。

不仅不能和李贤撕破脸,他还要配合对方完成这一出表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