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怎么算怎么吃亏。
魏锲之是分的清轻重的,他大约改不了说话直的毛病,可是却选择闭嘴。
再生气也要闭嘴。
圣上跟前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魏锲之也是有血溅金銮殿的勇气,来个死谏以正英明。
只是回头想着,他的家中还有人等着,好像便就没那般的冲动了。
倒成了贪生怕死之徒了。
看魏锲之心情还不好,叶微漾无奈的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说这个人,难不成我就不是你的责任了?”
怎么就贪生怕死,若是不管不顾的冲出去,那才叫傻子呢。
此事透着蹊跷,当徐徐图之。
再有本事的人,你也做不了圣上的主。
不过,先看清太子的为人,倒也是好的。
为了拉拢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不过转念一想他本就是如此,依魏锲之的身份其实不该去卫所的,也因为他的拉拢罢了。
只不过魏锲之跟其他的人不同的是,魏家知道轻重知道是非对错。
不会一味的追随太子。
如此小人,更要当心,“你往后也莫要同太子直来直去的说话。”
宁跟君子打一架,不跟小人多说话。这是老祖宗的规矩。
“圣上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魏锲之哼了一声,天下之一个皇帝,他忍也就算了,一个皇子还得巴结他不成?
魏锲之揽着叶微漾坐下,“真想回边关。”
在边关,只按功绩说话,不像在京城,勾心斗角的全是小人。
不过,大臣们这么一闹也不是没有好处,圣上直接越过了吏部,安排了顾霁怀差事。
他虽有状元名,可却没有真状元的本事。
即便点入翰林,不过是个八品文书,莫要说跟榜眼和探花比了,不过就是寻常的进士罢了。
叶微漾恼的拍了一下魏锲之的肩膀,“我还以为百官跪着真的没有分量呢。”
原来圣上也做了让步。
如此,下头的人再上书,自就有用了。
真是,峰回路转,好的很好的很啊。
而后,叶微漾猛的站了起来,既入翰林便是苏阁老能插手的,顾霁怀以为有人帮着便高枕无忧了?那却是想错了。
京城势力错综复杂,便是太子都要处心积虑的拉拢人心,更何况是他!
只要不是圣上看重他,一切多少枉然。
“你这般急什么?日久天长,嫂嫂还能跑了不成?”事已成定局,剩下的就是来日方长了。
开局不利,朝堂这么大的反应,不能一鸣惊人,你去了翰林,若是屡次出错,人家自然可以往上报,而后地方的官员可以上场,再然后便是地方的书生。
这么算下来,顾霁怀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未必就是好事。
这才琢磨着,下头的人就送了叶家二房的帖子。
娟秀的小字,提笔落笔之间瞧着是有些小家子气的,打开一看果真是叶微宜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