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祖宗,我说什么来着?”婆子将月婵抱起,轻声埋怨,见她身上并无明显伤痕,这才松了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桑瑱盯着女孩毫无波澜的脸,有些纳闷:“妹妹为何不哭?”
婆子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我家小姐乖巧懂事,打小就不爱哭闹。”
桑瑱闻言不放心,又拉着月婵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她左手手掌微微泛红,想来是方才摔倒时擦到的。
他抓起那只嫩藕般的小手,对着红印轻轻吹气,关切地问:“疼不疼呀?”
月婵摇头:“不疼。”
桑瑱心想,摔得那么响,怎会不疼呢?
若是换成桑桑,恐怕方圆几里都能听到她的鬼哭狼嚎吧。
这样一对比,他的心更偏向了月婵几分——这般可爱乖顺的妹妹,要是能偷回家就好了。
他牵起月婵另一只没有受伤的小手,细声叮嘱:“不可以跑得太快哦,摔倒了会很疼的。来,哥哥牵着你走。”
“好。”
一高一矮两个小孩手拉着手,缓缓朝花园走去。
走过假山,绕过池塘,便到了秦府后花园。
时值春日,草木蔓发,园内百花争艳,春意盎然。
几株海棠含苞待放,娇艳欲滴,桃花含香吐蕊,粉色的花瓣仿佛浸染了暖春晚间的落日,灿烂如红霞。
花|径上铺满了零星落英,走在上面沙沙作响。
“桃花。”月婵停下脚步,指着面前盛开的桃花道。
“妹妹认识桃花?”桑瑱有些惊喜。
月婵点头:“阿娘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夭?
桑瑱心中一动,虽然小不点发音不准,但他知道这背的是《桃夭》。
他也会背,可他是不久前才学会的,这个妹妹竟然四岁就会了。
他低头与她对视,问:“下一句是什么?”
小女孩睁着乌黑明亮的双眼,冥思苦想半晌,摇了摇头。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桑瑱一字一顿,耐心地教导:“来,你试着重复一遍。”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并不准确的发音再度响起。
“很好。”桑瑱本想解释一遍意思,但见妹妹实在年幼,于是作罢。
两人在花树间流连,桑瑱发觉这个粉雕玉琢的雪团子不仅识得许多植物,还能随口吟出几句古诗,不禁刮目相看。
再往前走,便见不远处老银槭树上挂着个小小的秋千架。
月婵想荡秋千。
桑瑱征得婆子、侍女们的同意后,小心地将她扶到秋千上坐稳。
“一定一定要抓紧绳索。”他郑重叮嘱。
小月婵听话地握紧了秋千绳。
“准备——”
随着秋千缓缓推动,小姑娘的身体在空中飘荡,鬓间碎发随风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