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章 地鍋雞貼玉米麵餅子(下) (第1/4頁)

加入書籤

◎“我覺得這次相親肯定能成”◎

徐剛在旁邊門口靠牆的地方拿起來網兜, 直接出門右拐,雞圈沒在家裡。

“自家喂的又不要錢,你多少年沒回來了, 一會可要多吃一點。”

趙桂蘭握著徐小溪的手, 能清晰的感受到她手裡的厚繭,自己是幹慣了家裡地裡活的, 手裡有繭多正常, 她上大學握筆桿子的也這樣,那肯定是沒少幹活。

“去年咱們家裡的紅薯種的多, 自己去加工的細粉, 可正宗了,還有曬的豆角,乾梅豆, 小蘑菇,一會放鍋裡一燉,特別香。”

徐剛的動作麻利, 到圈裡就弄個最大的一隻。

趙桂蘭的孫女聽到外面有聲音,也從他們裡屋出來, 村裡不講什麼書房不書房的, 都是在睡覺的那屋裡床邊弄個小書桌,讓孩子寫作業。

“這是你建工哥的孩子, 叫徐年,就在咱們鄉里上學。”

徐小溪記得, 徐建工是剛大爺的兒子, 現在在外地打工, 一年到頭也就回來一次。

“徐年, 叫姑姑。”

徐年上初一, 雖然是在自己家裡,但還是很靦腆,靠在趙桂蘭的腿邊,小聲開口。

“姑姑好。”

徐小溪也笑著跟她打招呼,“年年好,這是弟弟,徐池,比你小几歲。”

徐年雖然才十一二歲,但在家裡會經常幫忙幹活,學習成績還好,回回考試都是第一名,很聽話乖巧,老兩口就希望孫女能考上大學,以後別像他們,只能在地裡拋食,面朝黃土背朝天。

徐剛在院子裡宰殺雞,地鍋裡燒上熱水用來褪雞。

趙桂蘭讓徐池跟徐年一起去屋裡玩,看動畫片。

徐小溪跟趙桂蘭在堂屋裡坐下來說話。

“徐淮學習咋樣啊?我之前聽說他成績一般。”還總愛打架,那會是在村裡站著跟大家一起說閒話的時候,聽徐老二說的,但後面這句,趙桂蘭倒是沒說出口,那句話咋說的,莊稼都是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誰也不願意聽到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貶低。

徐小溪點點頭,“還行,他初三進了重點班,現在就是班級第一,年級前十,是能考上一高的。”

趙桂蘭聽完哎呦一聲,誰不知道一高啊,好多人都說,一隻腳踏進去一高,那就是一隻腳踏進了大學。

“你們家的孩子都聰明,你也是咱們村裡第一個大學生,我就跟我們家年年說,要向你學習。”

徐小溪抿嘴笑笑,“我看年年很不錯,等到中招也能考到一高去。”

所有江縣以及下面的鄉鎮初中的學生都是要考進這一個高中的,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

趙桂蘭聽見這誇獎高興地嘴都合不攏,真要是那樣,她幹多少活都願意。

徐剛把雞收拾乾淨也從廚房裡過來。

“都收拾乾淨了,你去做吧,我燒火。”

趙桂蘭聽見就要站起來,“行,做完飯吃了就差不多要量地邊子。你琴嬸子的孃家表妹要出嫁,今個她去當陪客,要不也不會上午沒時間。”

徐小溪也跟著起身,“大娘,要不嚐嚐我的手藝,我來做。”

趙桂蘭聽著眼睛一亮,“也行啊,你這開飯店的,肯定比我們做的好吃,我去燒火。”

徐剛從外面的柴火棚子裡抱進來好多木頭,有一些是樹根,挖出來劈成小塊小塊的,曬乾,就能燒火,家裡也有燃氣,但還是覺得地鍋燒出來的飯好吃,香,有味。

趙桂蘭坐在鍋底前面燒火。

徐小溪看著這隻雞還是很肥的,挽起來袖子把上面多餘的油脂都切掉,然後剁成塊,廚房裡收拾的很乾淨,案板上的調味料都在方方正正的小盒子裡,大料也都在一個袋子裡,大娘都給她找了出來。

現殺的雞也不用再過水來煮,熱鍋涼油放上蔥姜八角爆香,然後再把雞肉全部倒進去不斷翻炒,一直煸炒出香味,每塊肉都隨著翻炒變的金黃,放上鹽醬油調味調色,最後倒上茶壺裡的熱水。

徐小溪把自己配好的大料用一小塊布包好,直接放進去。

趙桂蘭在下面看著徐小溪的動作嫻熟,做起來飯有模有樣的,就知道在縣裡開飯店還真不是鬧著玩的。

“真香啊,你這剛剛最後放的啥?”

徐小溪蓋上鍋蓋,剩下的就是要用柴火來大火燉煮,等到肉燉的差不多,再把幹豆角,蘑菇,粉條,乾梅豆放進去就行。

“是我配的大料包,提鮮增味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大料在熱水裡燉煮的太久會爛掉,等到燉好撈出來就能扔了,不過這裡的大料不多,她也就簡單的配了一下。

“大娘家裡有玉米麵沒?”

趙桂蘭把鍋底弄上大的劈柴放著自己燒,“有的,我去拿。”站起來就往堂屋裡走。

徐剛在外面棚子下面剝玉米,院子裡都飄滿了香味。

“小溪的手藝真不錯,我剛剛都聞見香味了。”

徐小溪站在院子裡笑笑,“是大娘喂的雞好,還是吃糧食的雞肉嫩還香。”這雞肉的肉質嫩,剛剛在鍋裡炒的時候她都注意到了,要是吃飼料養出來的雞,其實也會肥嘟嘟的,但口感會柴,而且吃起來也很油膩,這個就完全不會,做好之後吃起來還會很勁道。

趙桂蘭挖了一瓢玉米麵端到徐小溪面前,“這咋樣?”

“夠用了,我去和一下。”徐小溪接過來到廚房裡摻了一點點白麵,這一點白麵是為了增加粘性,好貼餅子。

趙桂蘭跟在後面,看著徐小溪的手藝,“這貼餅子,我也就去縣裡看你那個二姑住院的時候,你二姑夫說是下館子請吃飯,就吃的這個,人家貼的餅子就是比咱們自己在家做的香,焦香焦香的,配上那雞肉更香。”

徐小溪把面和好,“醒一會,一會就能貼上。”

趙桂蘭哎了一聲,又到鍋底前面看看火,再放上一根大的木柴,鍋底的大火燒的特別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