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大明第一首辅 > 第四百九十七章(第3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第3页)

小太监笑说着:“首先肯定是读书人啊,诸位阁老也不是不知道我们爷就是喜欢骑马射箭,好不容易拖了这么久才松口,可不是也要顾及一些爷的想法嘛,那些太过娇滴滴的,爷不喜欢的,若是能文武双全,说不定爷就开心起来了。”

李东阳笑着打岔道:“这些事情你们这些宫内人肯定上心,定能选出陛下满意的人,我们这些人只需要办好政事就好。”

小太监连连点头称是,气氛其乐融融。

“陛下能松口,倒也挺好,也省得礼部的人看我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王鏊笑说着,“就是不知道是哪家闺秀入选。”

“总归是要陛下满意的。”杨廷和简单说道。

“高凤是陛下心腹,既然要选会骑马射箭的,怎么不去边境找。”梁储不解,“之前因为兰州的女衙役,连带着边境不少地方也设了女衙役管理,听闻现在北方各地女眷读书的氛围很是浓郁。”

李东阳含含糊糊解释着:“南方女眷读书的传统悠久,肯定是水平更好的,而且说不定陛下就喜欢南方的长相呢。”

“行了,说这些做什么。”王鏊笑说着,“我们管好外朝的事情就好了。”

“哎,其归,你怎么躲起来喝绿豆汤啊。”杨廷和一扭头,就看到坐在小花坛便是和绿豆汤的江芸,笑说着,“喝好几碗了,这冰块堆得真多,也太冰了,马上就要入秋了,可别吃坏肚子。”

“最后一碗,今年夏天到现在也没下过雨,不知道浙江推行的那批水稻收割了没。”江芸芸说道。

一说起这事,阁老们一个个就开始唉声叹气了。

“可别是要旱了。”李东阳忧心忡忡说道,“外面人还等着看浙江的这一波种植呢。”

江芸芸把最后几口绿豆巴拉进来,含糊说道:“先看看盐务的事情吧,听说他们已经把制盐太监抓起来了。”

“哦,陛下怎么说,要打还是要杀?”王鏊好奇问道。

————

浙江,盐使司

“这次多亏了希哲孤军深入,好不容易拿到那半本账本,怎么就杀不得太监了。”工部主事不悦说道,“就该杀鸡儆猴,让那些人都看看,免得都敷衍我们。”

万贵无奈摇头:“我们杀太监,不划算,既然折子递上去了,就该让内阁和陛下烦恼去。”

“就是看不得这些人给我和稀泥。”主事嘟囔着,“那个浙江道监察使瞧着也不是好人,一开始和太监穿一条裤子,现在发现不对劲了,直接把太监踹出来了,我要是那些太监,我能气得把他们老底都掀了。”

“在人家地盘还骂上人家主官了,小心把我们抓起来。”账房先生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终于插进去话来,随后抬起头来,“对上了,祝经历带回来的账本是真的,这些钱的流向整合起来也没有问题,就是还需要一波证词,倒是可以审一下那些太监,若是能成,我们也可以收网了。”

石玠终于露出这几日第一个笑来,对着祝允明说道:“回京之后,我定然为你表首功。”

祝允明抬眸,淡淡说道:“功劳不敢当,全看陛下的决心了。”

————

朱厚照看着桌子上的两道折子,都是浙江盐务的。

一道是内阁递上来的,内容是请求把制盐太监召回,一道是巡盐御史直接递上来,说的是浙江盐务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难处。

他背着手在屋内来来回回走着,神色有些焦躁,但他一直忍着没有开口,张永则目不斜视地站在角落里的阴影处。

“陛下,寿宁侯来了。”门口的小黄门轻声说道。

朱厚照脚步一顿,随后咬牙说道:“让他滚进来。”

身后的张永抬了抬眼皮,扫了扫桌子上的折子,随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其中一本折子大开,一眼就能看到正中的‘寿宁侯’三字。

张鹤龄本来还颇为高兴,因为朱厚照很少单独召见他,虽然他对张家还是同样照顾,但完全没有之前先帝那般亲厚,平日里他们兄弟两人都要借着去找姐姐的目的,才能见到来用膳的陛下,然后不咸不淡说了几句。

只是他刚入内,还未行礼,一本折子就扔到他眼前。

“看看吧。”头顶是冰冷的声音,”我的好、舅、舅。”

张鹤龄一眼就看到散开的折子中有‘浙江’二字,突然心中一凉,在心里积压了许久的不安立刻澎涌而出,随后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张口就哭喊着:“臣这么做都是为了您啊,还请陛下明鉴。”

“你的人打着朕的名头,在浙江勾结盐商,贿赂官员,高价贩卖私盐,导致浙江百姓盐价五十文一斤,你说是为了我。”朱厚照大怒,“你真当我不敢杀你吗,寿!宁!侯!”

张鹤龄跌坐在地上,随后大哭道:“还请陛下息怒,臣做这么多,不是为了张家,不是为了自己,只是想着给我姐姐撑个场面啊。”

“娘?”朱厚照神色一怔,“和太后有什么关系?”

————————

明朝的盐,在嘉靖年间一斤大概是两百块钱,怪不得海瑞要上治安疏,老道挨骂是一点也不冤枉啊,反观李世民时期二十文一斗,折算下来五元一斤,怪不得说人家是大唐盛世呢,这个物价还真的能看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