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2章 分崩離析 (第1/2頁)

加入書籤

無法奪取北線的清軍不甘被活活困死,在簡親王濟度的指揮下再次強攻陸豐城。清軍上下皆知此時困境,若是拿不下陸豐城,他們就將被活活餓死,故而為了活命,清軍上下皆是拼命,攻勢十分猛烈。

城內太平軍及惠州兵在太平軍第二鎮鎮將鐵毅的指揮下奮勇反擊,雙方誰也不肯退讓,這一仗只打了兩個多時辰,城下屍體堆積成山,清軍傷亡兩千餘,太平軍傷亡也在千餘人。城門幾度告急,卻幾度化險為夷。

傍晚時分,在陸豐和海豐之間機動的騎兵旅一部在鎮將邵成國的帶領下出現在清軍右翼,致使濟度不得不分出蒙古兵阻截太平軍騎兵,以免被對方衝擊中軍。

邵成國部千餘兵和同等兵力的蒙古兵在平原上展開了一場騎兵對沖,結果卻是不敵蒙古兵,傷亡數百人後,邵成國率部脫離和清軍的接觸,向海豐方向撤退。

此時,攻城的清軍亦已疲倦不堪,久攻不下、傷亡慘重令得清軍再次喪失攻城的勇氣。騎兵的勝利沒能改變他們的困局,天黑之後,濟度無奈下令收兵,次日在貝勒杜爾佑的勸阻下,濟度下令全軍退回碣石衛堅守待援。

碣石衛是明軍為了防備海上之敵修建的衛堡,周圍土地盡是鹽鹼地,根本無法種植農作物,原先住在碣石衛的百姓都是靠打魚為生的漁民。崇禎十七年碣石衛被農民軍蘇成部佔領後,先是遭到惠州明軍攻擊,後來因蘇成不肯降清,又遭到潮州、惠州兩地清軍的進攻。十幾年戰亂下來,世代生活在碣石衛的漁民不是被亂兵所殺,就是攜妻小背井離鄉遷往他處生活。

太平軍從潮州退軍後便在惠州境內實行了堅壁清野,碣石衛中居住的原蘇成部家眷和依附蘇家的陸豐百姓都被太平軍撤走,只剩幾百不肯走的老弱婦孺。清軍佔領碣石後將這些老弱婦孺屠戮怠盡,卻是沒來得及將潮州的軍糧轉運過來。濟度率殘部退入碣石衛後,為了節省軍糧,竟下令屠殺隨軍的民夫,致使一千七百多民夫慘死在海邊,屍體被潮水帶入大海成了魚蝦果腹之食。有些屍體沒能被海水帶入海中,就那麼擱在海灘之上,沒過兩天就被泡得發脹,遠遠看去,好像一條條大魚躺在海灘之上。烈日暴曬之下,屍體開始腐爛,發出惡臭,內中蛆蟲蠕動,慘不忍睹。這一片海灘也成了清軍都不敢來的禁地,一到夜間海風呼嘯聲中總好像有人在哭泣,令得殺人如麻的清兵也是頭皮發麻,不敢多看那空蕩蕩的海灘一眼。

執行屠殺民夫命令時,歸德總兵劉忠和南陽總兵張超多留了個心眼,他們沒有完全執行濟度殺害民夫的命令,而是將他們偷偷放跑,叫他們往南邊的陸豐城或是北邊的玄武山跑,想來太平軍也不會為難這些民夫。此舉令得千餘民夫死裡逃生,其中很多人成了太平軍一員,日後為他們慘死於清軍刀下的同伴復仇。

大量屠殺民夫加上戰死清兵省下來的口糧,使得清軍糧草從原先的十日能夠支撐到一月之久,這讓清軍上下雖都不安,可也不再跟先前一樣驚恐,總想著援軍肯定會趕到,他們只要堅守下去就行。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清軍卻是沒有看到任何援軍到來的蹤影。福建的達素好像不知道廣東這邊發生的大變,北面始終聽不到任何槍炮聲。眼看著軍糧一天天耗盡,濟度慌了,部下的將領也慌了,士兵們更是開始恐慌。

三月十八日,濟度突然下令停了直隸營兵口糧供應,叫他們出碣石衛堡打糧。

打糧?

直隸營兵們憤怒了,這鬼地方雖有幾十裡大,可能吃的都叫太平軍搜刮走了,山上的野菜倒是有,可那玩意能填得飽肚子,頂得了餓?

這是不管咱們直隸兵了,這是要叫咱們直隸兵自生自滅!

不甘餓死的通州兵挾持著總兵張膽欲衝進衛中糧倉搶奪軍糧,卻被早有就有備的蒙古兵大砍特砍,張膽在混亂中也叫蒙古兵砍殺,殘餘的幾百通州兵鬼哭狼嚎的往堡外逃去,有慌不擇路往海邊跑的,結果叫蒙古兵活活攆入海中溺死。大約三百多通州兵和兩百多真定兵跑到了玄武山,不顧一切向著山北的太平軍防線奔去。另有百餘直隸兵跑到了陸豐,被城中的太平軍收容。

真定總兵楊鎮威知道自己的部下竟然叫蒙古兵攆出衛堡後,狂吐一口鮮血昏死過去,醒後卻是什麼也說不出,竟是叫氣得中了風。中了風的楊鎮威沒人照顧,也沒人理會,幾天後才被人發現死在了屋中,其屍體散發惡臭,卻不是腐爛所致,而是無法自理的大小便粘了他一身。

堂堂總兵如此悽慘死去,卻也是明清第一人了。

直隸綠營的下場令得河南綠營和潮州綠營也是兔死狐悲,他們開始逃跑。初期只幾個大膽的營兵偷偷逃跑,到得後來卻是幾十上百的逃亡,甚至連千總級的軍官也偷偷跑了。24日,河南綠營出現了逃亡的高潮一幕——歸德總兵劉忠和南陽總兵張超這對難兄難弟一起領著手下所有營兵趁夜逃往玄武山向太平軍投降,計有總兵以下綠營將領13人,士卒1650人。

潮州兵沒跑,並且在河南兵跑的時候還第一個通知了蒙古兵和滿州兵,可潮州兵的“義氣”換來的卻是簡親王衛隊戈什哈對他們的屠戮。

潮州副將張先勇在蒙古兵刀架脖子上還大聲喊著冤枉,要到簡親王那裡訴冤,可是那幫蒙古人根本不聽他的辯解,還是將他腦袋給砍了。腦袋落地那刻,張先勇看到了簡親王濟度和都統納海的身影,二人卻對張先勇的被殺不置一辭。

濟度知道張先勇冤枉,也知道潮州兵沒有和河南兵串通,但他還是縱令蘇日勒屠殺了潮州兵,因為他沒有多餘的糧草供應給這些漢人了。

……

阿勒塔是蒙古林丹汗的遠親,按漢人的輩分算還是現在察哈爾王阿布奈的遠房小叔。自從先王額哲被滿洲人打破膽投降後,滿洲大汗明面上對察哈爾封賞有加,熱情得很。實際上卻是抽丁限地,想盡辦法削弱打擊。每次出征打仗,滿洲人都是別部少徵,察哈爾多徵,部落裡的男丁牛羊越來越少,大小臺吉們都是怨聲載道。現在的王爺阿布奈雖然心裡也不痛快,卻屁也不敢放一聲響的,害怕王妃——滿洲洪太汗的女兒、現在大清皇帝的姐姐馬喀塔回孃家告狀。堂堂草原上的蒼狼、蒼穹下的雄鷹,現在卻變成個怕老婆的窩囊廢,也實在太不像話了。

這滿洲人也真不是東西,嘴巴上滿蒙一家,背後盡使壞。就說這次,明明是他簡王爺打了敗仗,連累大夥被那長毛漢人圍在這鬼地方捱餓。剩下的糧卻還是他滿洲人管著,滿洲人吃雙份,蒙古人只能吃一小份,還是有一頓沒一頓的,餓得牛錄下的兒郎嗷嗷叫。

阿勒塔氣不過,跑納海帳外大聲叫罵了幾句,卻被那廝懷恨在心,過一日藉口軍中醉酒當眾抽了自己一頓鞭子。額真蘇日勒怕阿勒塔不肯嚥下這口氣,自個兒大營裡先打起來,便往濟度那兒討了個差遣,命阿勒塔帶著四個打殘的牛錄裡剩下的三百多娃娃調出大營,派到陸豐防備南邊的長毛漢人偷襲。

說是防備,其實誰都知道這個時候長毛漢人根本就不會出來,他們狡猾得很,知道清軍快沒糧食了,也攻不下他們的城池,所以就等著清軍自個餓死,這樣也免了自己的傷亡。太平軍真要敢出城和清軍決戰,別人不說,阿勒塔是自信絕對能夠將這幫南蠻子消滅得乾乾淨淨的。

自後路烏真超哈被襲開始算,大軍被困在這裡已經20多天了,糧食眼看快要沒了。為了節省糧食,滿州王爺先是下令殺民夫,再接著趕綠營,為的就是能將糧食都省下來供給滿蒙子弟。可就算這樣,剩下的糧食也是撐不了多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