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 第127章 太子被妖怪骗走已有(第4页)

第127章 太子被妖怪骗走已有(第4页)

东土大唐佛道都很繁荣,不过他觉得皇帝既不信佛也不信道,他大费周章就是为了给太子积德祈福。

因为太子体弱,他还特意让太子读书不要太辛苦。上朝的时候能听懂大臣们在说什么就行,不用起早贪黑的用功,把身体熬坏就不好了。

皇帝看重太子,太子也没有让他失望。

小太子天资聪颖,自己也知道努力,没有因为身体不好就荒废学习并时常拿他写下的治国策略去大臣们那儿炫耀。他的宝贝儿子有经国安邦之才,将来肯定和他一样是个好皇帝。

可惜花无常开日人无长久情,天家父子相处起来不似寻常人家,这才过了多少年,皇帝和太子的父子情就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之下碎的稀巴烂。

太子长于深宫,皇帝为了不让他闭门造车导致出门不合辙,特意给他找了好几个老师,还对那些老师说他们教导太子时要时常给太子讲述民间百姓的疾苦,看到太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要勇于直谏,不要因为太子是储君就什么都不说。

他是皇帝还要在朝堂上被大臣骂的抬不起头,太子以后也要当皇帝,日子不能过的太顺风顺水,该骂的时候就得骂。

结果这就坏事儿了。

小太子本来是个聪明好学还乖巧的好孩子,几个老师给他布置的作业他都认认真真的完成,还主动把作业交给皇帝让皇帝检查,妖族要是有那么乖巧懂事儿的小崽子,当爹的非得天天带着他出去嘚瑟不可。

但是人族和妖族不同,人族讲究中庸,讲究低调,讲究谦虚。孩子再优秀也不能夸,不光不能夸,还得想着法子打压,美名曰免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他不理解,但是他保持尊重。

事实证明,皇帝教孩子的法子就是很有问题。

小太子慢慢长大,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自然受不了这种无论做什么都要挨骂的生活,再加上他又患上足疾,身上的伤病一直不好,性子也开始患得患失。

按理说这种时候皇帝就该好好和他谈谈,只要给足他安全感,后面这一堆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儿就都不会发生,但是皇帝没有。

他不光没有拉着儿子的手和儿子说什么“崽儿啊,阿耶疼你爱你稀罕你”“崽儿啊,你在家安心治病,外面什么事情都由阿耶在,阿耶一定会找到好大夫把你治好。就算治不好,你也永远是阿耶最爱的崽,阿耶的位置依旧都给你留着”之类的话,还给儿子找了一堆谏臣辅佐。

那个叫于志宁的官儿,太子盖个房子他上疏批评太子过于奢华,太子和宫人玩乐,他上疏批评太子不思进取,直接将太子比作秦二世。

那个叫孔颖达的更过分,不管太子做什么,只要他觉得那样做不对立刻就冷脸谏言,简单点说就是破口大骂,只是他们文化人说话讲究,骂人也骂的有水平,洋洋洒洒不带一个脏字儿愣是能把人骂到想自杀。

还有个叫张玄素的,比之前面两位那是丝毫不落下风,那是无时不谏无刻不谏,只要他在太子身边,太子的耳朵就没有清净下来的时候。

三个人像是较上劲儿了,拼着比着犯言直谏,措辞一个比一个不给面子,仿佛只要骂的多骂的狠,他们的前途就能一路光明。

东宫天天吵吵嚷嚷,连太子的乳娘都听不下去过来劝,他们太子已经二十岁了,不是七八岁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不能总是当着满宫上下的面儿批评责骂,他们太子也要面子啊。

但是那几个谏臣不听,他们是皇帝派来辅佐太子的,太子做的不对他们自然要上疏指责,不当着面骂人起不到作用,就得让太子长记性才行。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骂太子都得受着,他们还能得个直言极谏的美名,何乐而不为?

狻猊很长一段时间都想不明白皇帝到底是真心想把叛逆的儿子掰回来还是想让儿子一条道走到黑然后名正言顺的换个继承人,太子患了足疾正是需要安慰的时候,结果他找了一堆谏臣逮着他骂,人家不逆反才怪。

谏臣啊,谏臣是干什么的他不清楚吗?那是能在朝堂上把他骂到火冒三丈想杀人的谏臣啊!

他给太子找了那么多谏臣辅佐的结果怎么样,看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事与愿违,越谏越逆反。太子不光逆反,逆反到最后他还敢逼宫造反。

“哪儿有这么当爹的?活该太子不想搭理他!”

扶黎气的炸毛,他只听狻猊讲就气的不行,真真实实在那种环境下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太子有多压抑可想而知,“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要是我父王还活着,狐爷非得把他揪到积雷山深造不可,他到底会不会当爹啊?”

打压打压打压,孩子都那样了还打压,现在气球扛不住压力直接炸了,这下他满意了?

孔宣熟练的按住气到爆炸的狐狸崽崽给他顺毛,“凡间的事情几十年就过去了,你气什么?”

扶黎崽崽满脸苦大仇深,“你不懂!我就是生气!”

李二凤啊李二风,但凡把你的雄韬伟略分出来一点点用到教育儿子身上,你们爷儿俩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个地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还是好气啊啊啊啊啊!

他为什么没有早点到大唐?他要是早知道这些事情,十几年前就会撺掇着狐狸爹举家到长安城度假!

狐狸爹和李二陛下简直是两个极端,狻猊说太子小时候是个非常自觉好学的孩子,他明显更适合夸夸夸夸夸!

不行!越想越气!

狐狸崽崽冷静下来,正要去右领军府找李承乾,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对了五哥,我刚才在外面听太子提到青雀这个名字,青雀是谁啊?”

“那个小胖墩儿啊,青雀是魏王李泰的乳名,和太子一样都是皇后生的孩子。”狻猊在城里晃悠那么多年,对皇宫的情况了如指掌,说起李二陛下的妃子儿女也是侃侃而谈。

太远的不说,只长孙皇后所出的三个儿子就够他说好些天。

不过小狐狸好像赶时间,他还是长话短说吧。

长孙皇后给皇帝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除此之外还有四个女儿。

在皇帝和大臣们眼里,太子是储君,要端方大气不能有小儿态。意思就是皇帝要宠也得注意影响,宠过头了容易遭人弹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