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市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狭窄的小巷还是宽阔的大街,人们都在议论着唐方阅被捕的事件。
“真是太可惜了!”一个人感叹道,“这位留洋回来的律师,本来有着光明的前途,却没想到他竟然通敌叛国。”
“是啊,谁能想到呢?”另一个人附和道,“唐家可是有权有势的大家族啊,怎么就没能把唐律师救出来呢?”
“也许是他的罪行太过严重了吧。”有人猜测道,“毕竟通敌可是大罪,估计他是活不成了。”
然而,也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他可能是被冤枉的。”一个人说道,“唐方阅一直以来都是个正直的人,他怎么会通敌呢?说不定这其中有什么误会。”
“对呀,他也许是个真正的英雄呢!”另一个人激动地说,“他可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人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对于唐方阅被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猜测。
这个事件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无论什么声音,裴轩羽知道自己的未婚夫现在应该是安全的。
但是至于接下来对唐方阅如何转运回西林,她也是一头雾水。即使自己在特密队,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特密队的规矩犹如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唐方阅和裴轩羽之间。
五年的服役期,仿佛是一道漫长的时光隧道,将他们分隔在两个世界。
然而,唐方阅并没有被这道鸿沟所阻挡。
他始终坚守着给裴轩羽写信的习惯,每一封信都像是他对她思念的寄托。
每封信写完后,唐方阅都会仔细地封好口,然后,他会轻轻地将信放入一个箱子里。
这个箱子成了他与裴轩羽之间情感的容器。
如今裴轩羽已经在特密队度过了整整三年。那个原本空荡荡的箱子,如今已经被唐方阅的信件填满,变得满满当当。
唐方阅被捕时,他藏匿信件的箱子被总司令裴如贝下令抬到了总司令庄园。
这个箱子如今就静静地放置在裴家的书房里,仿佛是一个被遗忘的秘密。
而唐家大伯唐金毅则展现出了他强大的人脉和影响力。
他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成功地将唐方阅从领事那里解救出来。
这无疑彰显了大伯在社会各界的地位和威望,无论是洋行还是租界的人,都对他的面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然而,尽管唐方阅已经重获自由,但他目前显然无法回到律师楼继续工作。
毕竟,他的被捕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舆论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他决定等待一段时间,让这阵风波稍稍平息之后,再从国外悄然返回。
唐方阅的大哥唐正阅在巴黎拥有一家画廊,这里成为了唐方阅的一个绝佳容身之所。
在他短暂居住于巴黎的时光里,他协助哥哥一同打理着这家画廊艺术馆。
这座艺术馆原本是唐正阅的导师所留下的,如今由他们兄弟俩共同经营。
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地方,唐方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随性。
他可以尽情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与各种风格迥异的画作和艺术品相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之前西林青年人起义的消息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