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7頁

加入書籤

“不夠吃再來盛。”

大鍋菜就是香。

趙信全也是端了一碗到一旁吃,包子到手裡三兩口就給吃完了,又大又軟又好吃,這燉的雞肉也是的,冬瓜軟軟的吸滿湯汁,紅薯細粉更不用說了,一吃就知道是實在的,比肉還好吃,他還掰了饅頭蘸了裡面的湯,味道真的不錯。

軟糯的香噴噴的紅燒肉燜飯(改)

鍋裡做的多,滿滿一大鍋,三隻肥嘟嘟的雞,都十斤左右。

徐小溪還給黃嬸子盛了一碗,拿了筷子端了過去。

“嬸子,你自己帶著孩子在家,一個人開火也很麻煩,就趁著吃口吧。”說完看筐裡的包子跟饅頭,“吃啥自己拿啊。”

黃嬸子原先還客氣的不打算要,但剛剛吃過那個包子之後,肚子裡的饞蟲瞬間就被勾了起來,剛剛又看著那一大鍋雞肉燉出來的,那大冬瓜跟細粉,確實香,不太好意思的笑著接過來。

“哎,那我就不客氣了,你這做飯太好,我改天得去你店裡吃上一頓。”哪好意思吃飯不拿錢的,誰家做個生意都不容易,都是小本經營。

寶寶一歲多,就在下面抓著黃嬸子的衣服下襬,養著腦袋好奇的看著這些大人。

徐小溪蹲下來伸手摸摸寶寶的腦袋,“寶寶想吃饅頭還是包子啊?”

寶寶又抬頭看看奶奶,才慢吞吞的就倆字,“包,包。”

徐小溪直接拿了倆包子,一個放到孩子手裡,一個給到黃嬸子。

“嬸子別客氣啊,以後還要長打擾呢。”

黃嬸子這會子才知道趙嬸子說的啥意思,小徐確實是會為人,說話辦事一點不像這個年紀,很是周道,不管怎麼樣都客客氣氣的,每次見她都笑笑呵呵的,沒見過她生氣紅臉的。

“別客氣,這鄰里鄰居的,都是自己人。”

徐小溪這邊安排好,又讓他們幾個吃飯,徐剛大爺跟趙大娘,趙奶奶,衛旬都跟著忙活多久了。

“奶奶,多盛點,我要不給汪爺爺也送一碗吧,他自己個在家不值得做飯。”

趙奶奶擺擺手,“甭管他,他中午跟人去下棋,說是在棋館那邊吃了,壓根就不回來。”

江縣一般下棋都是在公園,但也有專業人員下棋的地方,就是江縣棋館,但在東邊,位置在江縣一高附近。

徐小溪應下,“那成,您多盛點肉啊。”

“我不愛吃肉,你不知道,這柴火燉雞裡,就菜好吃,你這粉條最純正,我多久都沒吃這一口了,聞見這個味就餓了。”趙奶奶壓根不用人管,她也不會跟小溪客氣,自己愛吃什麼就撈什麼,她打小也是農村出來的,那會就吃柴火飯,後來慢慢進城,再到社會發展這麼快,哪有專門燒柴火的飯啊,更何況還是大鍋飯,她最愛吃了,比煤氣灶上做出來的好吃,吃著就總覺得踏實。

徐小溪明白的,又看看徐剛大爺跟趙大娘。

“多盛點。”

徐剛大爺和趙大娘也餓了,各自盛了一碗菜,拿上一個包子跟一個饅頭就吃了起來。

衛旬第一次看人蓋房子,也第一次吃大鍋飯,第一次這麼在外面都端著碗蹲著吃,很新奇,他看師傅們都是蹲下來靠在牆邊或者是樹邊,還都很香,他自己也覺得很好吃,也就這麼蹲著吃。

徐小溪看大傢伙都已經吃起來,自己也盛了一碗,拿了一個包子,坐在一旁慢慢吃,忙了一上午,還是挺有成就感的,明天就不會跟今天這麼忙了,桌子小廚房都已經弄好了,徐剛大爺把柴火都給劈好了,看樣子還能燒上好幾天的。

旁邊的幾個師傅們在一起邊吃飯邊說話。

“真好吃,這主家有心了,我原本還是打算著想在家帶飯呢。”說話的是叫張海民,五十多歲,他很瘦很黑,由於常年乾的都是這樣在太陽底下暴曬的活,面板是黑的是發亮的那種,手指上都是厚繭,因為家裡還種著地,加上負擔稍微小了一些,原先都是出去打工,也是蓋房子,老闆總是打欠條,一年到頭很容易要不到錢,現在他就在家裡打打零工,還能照照顧家裡。

他老大兒子,研究生畢業了,已經開始工作,還是進的大公司,已經能往家裡寄錢了,他就剩下小閨女還在上大學,供養小女兒就行,他跟孩子媽沒多大出息,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村裡的人都羨慕他們家,能一下子供出來倆大學生,特別是閨女,考的好,在上海,讓他以後就等著享清福,他沒想過這些啥福不福的,兒女們好就行,兒子給的錢也都攢著了,孩子也要結婚買房子的,要的錢多,他現在賺的錢一部分要給閨女花,一部分要攢著,給孩子們留著有個急用啥的,去的上個主家,中午做飯不實在,就說話好聽,虛的很,那菜吃著都變味了,明顯是菜過期發黴,他不敢吃,萬一吃病,到時候打針吃藥的錢比賺的都要多,他後面都是在家裡帶飯的,但這個主家好,做飯手藝好,人心眼也好,怪不得蓋個房子有這麼多人來幫忙,管事的都來回囑咐他們好好幹。

“可不是,真香啊,這雞肉做的好吃,這包子也是,其實咱們也不是說吃的多好,家常便飯能吃飽就成,下午幹活才有力氣,別拿一些壞的東西給咱們吃就成。”

旁邊的工友跟他是一起經常幹活的,上次的主家真是給人生氣,最後還鬧著說是他們挑食,老天爺,天地良心,都是好好地糧食,還不夠可惜的呢。

張海民也跟著點頭,說著話碗裡的菜就見了底,正打算去盛呢就聽見主家說話。

“都吃完趕緊盛菜,灶底下燒的是劈柴,餘火旺,鍋裡的菜會容易熬爛的。”徐小溪覺得粉條跟冬瓜都不能燉這麼久,到時候就不好吃了,得趕緊吃。

張海民趕緊過去盛了一碗,滿滿的,看鍋裡還有好些,真是準備的多,又拿了一個饅頭回去繼續蹲下來吃飯,吃飽喝足一會稍微眯著眼睛休息下,下午好好幹。

師傅們吃飯很少是細嚼慢嚥的,大家都呼嚕呼嚕的很快,不過也有吃的慢的,沒一會就都盛了第二碗。

衛旬也盛了第二碗,他也能吃,上午又沒吃,越吃越餓,要是能住到見房子落地就好了,但沒辦法,他爸媽讓他一週後滾回家,想起來這個事情就難受,不過沒關係,他還會回來的。

最後都吃撐了,鍋裡的粉絲跟冬瓜都沒了,倒是肉還剩下好些。

徐小溪盛出來有兩碗呢,也只能一會端回家,下午熱熱在家裡當菜吃了。

趙大娘又幫著一起刷了鍋,碗筷都是一次性的,放到一個大垃圾袋裡全扔到路邊回收的大垃圾桶內。

黃嬸子吃過飯就把孫女給哄睡了,放回家裡的床上,自己在外面也幫了忙。

趙奶奶吃過飯是一定要遛彎的,就在這邊來回的走走。

徐剛大爺跟趙大娘幫著把這些收拾好,就準備回去,其實家裡地裡還有活,地裡這天氣一暖和不光糧食長的快,那草長的也嗖嗖的,得找人打除草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