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0頁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香芹跟剁碎的肉餡攪拌在一起,然後再打上一個生雞蛋,鹽醬油分別來調味調色,判斷鹽到不到位,聞一下基本就能判定了,因為鹽放的好,會把肉的香味給發出來,味精增鮮,最後放上香油,人家這家店裡的香油就是現場打出來的,芝麻要先經過高溫翻炒,最後出來的香油,人就在旁邊看著,再正宗不過的香油,裡面什麼都沒加。

這邊餡調好,面醒的也差不多,就可以開始包了。

徐小溪炒的黑芝麻也好了,放到洗乾淨的搗蒜舀裡。

“你們誰來把芝麻搗碎?”

趙明柚立刻舉手,他已經把雞爪跟鴨掌都處理完了,而且力氣大,過去蹲在地上。

“小姨,這個怎麼弄?”

“你就跟搗蒜一樣,這麼往下捶就行,我在下面給你墊個泡沫墊,不然會響的打擾到樓下。”

徐小溪說著去從牛奶箱子裡把泡沫拿出來,墊了兩層,“你試試。”

趙明柚幹起來活有模有樣的,慢慢的也能掌握了節奏。

芝麻被搗碎的瞬間,本來就是炒過的,十分香,這會子是更香了。

趙明柚第一次知道湯圓是怎麼做的。

徐小溪把需要包餃子的面從盆裡拿出來在案板上折一折,給面上好勁,就可以搓長條切劑子。

這幾個人裡就只有張懸會包餃子。

徐小溪把擀皮的案板放到小飯桌上,拿過來一個凳子,坐下來擀皮。

張懸把調好的餡也端過來,一個乾淨的鍋排,一會放包好的餃子。

徐小溪擀皮很快,張懸包的比較慢,跟不上,最後還是倆人一起包的,總共包了三大鍋排,都蓋上乾淨的布放到陽臺上,開啟窗戶,讓這麼自然的冷凍起來。

徐淮跟趙明柚倆人交換著搗黑芝麻,這會都已經成粉面了。

徐小溪給倒到一個碗裡,裡面加上白糖跟豬油,攪拌昀,放到一旁。

做湯圓的糯米粉加水,按照一定的比例,不能太黏糊,不然包不起來,但也不能太硬,太硬湯圓就會不軟糯,加水到糯米粉的狀態就是能捏在一起,但麵粉又要軟一些,跟餃子的面比著手感是要更軟一些的。

湯圓包起來也很簡單,小劑子團成圓球,把餡料放到中間,再團成圓球,重要的是不能露餡,總共包了三十多個,因為黑芝麻的甜很少有人能一口氣吃好多個,估計也就四五個,也都端到陽臺上去凍著。

這些都弄完已經十點多了,接著就要先滷雞爪跟鴨掌,要耙耙的,在做雞爪煲之前,要提前把它們給滷製上,就像外面現在很多火鍋也是這樣,滷好的耙耙的雞爪在火鍋裡燙過以後,味道也能剛剛好,而雞爪又很能容易脫骨。

雞爪跟鴨掌先過了一遍熱水去腥,然後直接放到鍋裡,倒上醬油上色,冰糖提鮮,另外就是滷味包,裡面放了各種大料,容易出味,都是徐小溪自己做的,用乾淨的布包著大料,買的雞爪跟鴨掌足足幾十個,全部放到鍋裡開火燉煮。

這些都弄完就看到他們也已經把亂燉的蔬菜都已經洗乾淨了,就剩下切好就能備用,把家裡最大的一個炒菜鍋拿出來,洗乾淨,放到灶上。

張懸把自己提過來的一罐醬豆拿到廚房開啟。

“小姨,你看看,這是我奶奶做的。”

徐小溪聞著這個醬豆味就是沒錯,醇香,豆子的香味佔主要,其實醬豆一般是在安徽,河南,山東,河北這幾個地方會比較多見,基本上一些老人都有這個手藝,醬豆儲存時間久,吃著又香又下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