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6頁

加入書籤

今個的天比昨天還要冷一些,徐小溪到店裡一直忙到十點多才歇下來,今個倒是都在店裡說話。

不過張大山要走了,他要回老家陪陪奶奶,從小是跟著奶奶長大的。

程大娘在一旁很傷心,還掉了眼淚,這相處久了,天天都能見著,就算是養個小貓小狗都有感情,更何況是個活生生的人呢。

“你那啥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回來看看大家。”

張大山也不是滋味,在江縣生活的這段時間,他真的很開心,比在任何大城市都開心,這裡多熱鬧,一天天的看著挺閒的,但事還挺多的,東家長西家短,到現在葛大娘家的事情還沒徹底解決呢,聽說葛家老大要跟葛家老二打官司呢。

他之前發了這個吵架的過程,下面的粉絲也在下面留言,都想知道後續。

“我會的,葛大娘你有啥事你就跟他們說,我雖然人走了,但還是會發影片的,千萬別讓步。”

葛大娘應下來。

徐小溪也挺不捨得他的,都說上車的餃子下車的面,特意單獨給他煮了一碗餃子。

他還要趕下午三點的高鐵,從江縣到省裡不堵車要倆小時呢,所以要他提前走,直接吃完就從店裡拉著行李箱走了,在去高鐵的路上還剪出來了分別影片出來,發到了網上。

張大山的粉絲都習慣了,這個人自從去了江縣這幾個月,像是變了一個人,也不噴別人了,影片都剪的歲月靜好,還挺讓人羨慕的。

徐小溪中午忙完,韓大爺正巧過來,他去給弄宅子的事情了。

“你下午有空沒?”

徐小溪給倒上一杯茶。

“有的,是可以辦理過戶了嗎?”

韓大爺點頭,“本來說是要宅子主人親自回來簽字按手印辦的,我一說人家又不願意賣了,畢竟來回一趟挺耽誤事的,我就託一個親戚問問,說能行,讓對方寫個委託書,全權委託就行。”

徐小溪真的很感謝韓大爺,沒他在中間周旋,還真沒這麼快呢?

“我這也不知道咋說,真是謝謝您幫忙了。”

韓大爺聽著這話擺擺手,“跟我還客氣,咱們都認識多久了,我這都是捎帶手的事情,真想謝我,就店裡多做點好吃的,眼看著要過年,那個腸啊牛肉醬,多給我些就行,不用給我便宜,我有錢。”

徐小溪聽著笑了起來,“好,您放心。”

她鎖上門,帶上證明,她的戶口當年早就跟著全家都遷到了江縣縣城,也就不用再回村蓋章啥的,辦過戶的地方也都打好招呼了,所以辦下來也沒有跑幾趟就完事了,把錢打到對方賬戶上,一個嶄新出爐的房產證明就到手了,小縣城裡辦起來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從房管所出來,韓大爺接到朋友的電話要下棋,就趕緊騎上電動車走了。

徐小溪拿著房產證回去之後,就沿著那條路看了一下那片宅子,門口破舊的大門搖搖晃晃的,這個是臨路的位置,簡單的來說就是跟劉奶奶家是在一條線上,但中間隔了好幾家,她直接推開大門,吱扭一聲,進去就是雜亂無章的院子,最重要的是草很多,她看了一下院子還是很大的,裡面還有一個老式的壓井,走過去看一下,裡面還能出水,她編起來袖子,準備回家拿了鋤具,今天把這裡先清出來,明天把地翻一下,儘快種上點菜,過冬能吃。

隔壁也是獨門獨院的小二層的院子,裡面出來一個抱著幾個月孩子的嬸子,穿著一件灰色高領打底,外面一件馬甲,下面是寬鬆的灰色的褲子,一雙運動鞋,扎著的低馬尾,長臉。

“你是誰啊?是老關家的親戚嗎?”

軟爛入味,甜辣鴨貨,鴨胗,鴨脖

徐小溪從院子裡出來,門口的鎖是鎖不上了,她稍微拉一下門差不多遮算是能遮掩上。

“不是,我是把這個宅子買下來了,今個剛剛辦完手續。”

嬸子聽見這話似乎有些意外。

“賣了?也沒見家裡人回來,這破破爛爛的宅子你買它幹啥。”她說著話換個胳膊抱著懷裡的孩子,又不太好意思的笑笑,“你別在意啊,我沒別的意思,這除了破,也沒啥缺點,收拾收拾就行。”

徐小溪倒不會在意,看她懷裡的孩子穿的乾乾淨淨的,就知道是個利落人,說話直爽一些,可能是住著這樣院子的人都並不覺得這有啥好。

“是的,我想著買下來,過兩年存夠錢就蓋個小樓,住在院子裡比在單元樓裡舒服,還能種種菜。”

嬸子聽著這閨女說話好聽,人也長的漂亮,能拿出來錢買塊地就是個能幹的,“可不是,這話我同意,咱們縣裡寬鬆,院子也多,地也多,有個自家的院子夏天晚上能外面坐著吃飯,吹著風比吹空調得勁。”

她看這以後就要成鄰居了,開始自我介紹,“我姓黃,在家裡給兒子兒媳婦看孩子,他們倆都在帝都工作,養個孩子壓力大,你叫我嬸子就成,咱們以後都常來往。”

黃嬸子全名叫黃淑敏,一個兒子倆閨女,兒子是老二,考上大學就留在了帝都工作,跟兒媳婦是大學同學,結了婚又生了孩子,但能力有限,孩子只能放在家裡給自己帶,老大閨女沒考上學,早些年就輟學到南方廠裡打工,後來就嫁到這附近了,小閨女考上大學還沒結婚呢,在外地工作,家裡就她跟自己男人,男人姓石,就跑著給人家蓋房子,一天也能賺個兩三百,都是辛苦錢,不過誰家過日子都辛苦,她對現在的日子還挺知足的。

徐小溪笑著應下,“黃嬸子好,我姓徐,叫徐小溪,我先回去拿鋤頭啥的,簡單收拾一下,到時候種點菜。”

黃嬸子點點頭,這閨女還真能幹,會過日子,“你家就住那邊啊?”她說著站在路邊指了指那邊的兩個單元樓。

徐小溪嗯了下。

“那還怪近的。”黃嬸子看她買院子就是家裡肯定住的這種樓裡,這附近就那邊兩個單元,還是當年縣裡政府給工人分的。

徐小溪也沒多說,騎上電動車到家裡拿出來鋤頭跟鐵鍬,再回去的時候就沒騎車,走路到才兩三分鐘,實在近。

黃嬸子已經抱著孩子到馬路對面的那家那邊坐在一起說話了,看對方家裡也是有孩子的,坐在一起著也有話聊。

徐小溪到地裡先把有人高的草都給除掉,整理出來一片地,然後鐵鍬翻土,明天過來把這些大塊的土打碎就能種上菜,正好壓井那邊還能出水,澆菜也方便,還要蓋地膜,不然溫度太低,出不來,種白蘿蔔,芫荽,白菜,再來幾簇韭菜,冬天吃的比較多的這幾樣也是夠了。

她這忙完就直接走了,回家裡又騎上電動車去店裡,每天覺得也沒忙啥,就一天天的過的很快。

何姐看她今天下午這都四點多才過來,衚衕裡這會是最熱鬧的時候,幼兒園的小朋友放學早,在衚衕裡蹦的跳的亂糟糟的,她生意這會也是最忙,看徐小溪停電動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