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再是有才,也比不上咱们宁二公子有才不是?
宁二公子可是同届,由咱们陛下钦点的状元郎。
陛下对宁二公子的才华和人品,也是一直赞不绝口呢。”
银屏口中的宁二公子,不是别人,自是宁雨菡的二弟——宁耀仁。
那个曾经的小小少年。
也是宁雨菡在宁家时,感受到的唯一温暖与善意。
前年,宁耀仁也下场参加了科举,毫无争议的被李元珩钦点为状元。
也是本朝鲜有的三元及第。
此等荣耀,自不必多说。
一时间,也是风光无限,风头无两。
偏偏,她这个二弟谦逊得很,也低调得很。
其后,自进入翰林院为翰林编修,便十分低调,一直谦虚待人,潜心学问。
由此,翰林院上下,从上峰、到同僚、再到下属,提起宁耀仁来,就无人竖起大拇指夸赞的。
毕竟,这样一个学问好、品性好、为人又谦虚、低调,耐得下性子潜心做学问的下属(同僚)(上峰),真的很难叫人不喜欢。
就连李元珩这位皇帝陛下,对宁雨菡这个二弟,也颇为欣赏。
时常宣他进宫,与他谈天说地一番。
年前,更是钦点了宁耀仁为太傅之一,负责教授皇子公主们的学问。
自家弟弟这般优秀,对此,宁雨菡自也是与有荣焉的。
“嗯,耀仁啊……他确实很好!很争气!”
闻得银屏的话,宁雨菡禁不住唇角噙笑,漾起一抹笑容。
她那个便宜爹,如今,也是以耀仁为荣,事事更是以耀仁的话,马首是瞻。
想来,将来这宁家,便是要指着耀仁,听耀仁的了。
如此也好。
耀仁是个知事、懂礼,有分寸的。
有他把控宁家,宁家人往后百年,应是不会出什么幺蛾子的。
奴婢有一事相求
“娘娘,那个……奴婢有一事相求。”
就在宁雨菡暗忖之际,身前的银屏,却是冷不丁开口道。
闻言,宁雨菡瞬间回神,抬眸睨了眼银屏,见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宁雨菡不由挑了挑眉:
“银屏,你何必如此?
你有什么想说,便说吧。”
干嘛这般欲言又止的?
以她们主仆之间,这么多年的情分,真不至于。
莫不是……
一个念头忽的福至心灵,宁雨菡再次抬眸睨了眼银屏:
“银屏,你是不是改变了心意,也想要嫁人了?”
很早之前,宁雨菡便说过,要替银屏谋桩好亲事,然而,当时的银屏却拒绝了。
说是自己不想嫁人,只想一辈子留在宁雨菡身边服侍。
对此,宁雨菡也并没有强求。
而是遂了银屏的意,没有替她张罗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