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商人掌權的弊端 (第2/2頁)

加入書籤

誠然,這一條路的確是一條能讓大明進入一個快展時期,和往外擴張的捷徑,但其中的弊端也十分明顯,蘇澤連想都沒想過。

一旦商人的手裡有了權力和軍事力量,那麼國家就會收到那些野心家的掣肘。

許多東印度公司的員工了財之後就回到了英國國內建辦各種不動產,以及開啟了公司,不但如此他們還獲得了政治權利,想方設法的為自己謀取利益。

他們還在英國國會中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說客隊伍,一些原來與東印度公司協助的有野心的商人也對公司施加壓力,他們希望能夠在印度建立自己的私人公司。

在這些壓力下,1694年國會透過了一個非管制法桉。這個法桉允許任何英國公司與印度貿易,除非國會透過法桉禁止該貿易,這樣英國國會實際上取消了施行了約1oo年的許可狀。

英國國會也知道不能放任,於是此後幾十年中國會和東印度公司之間不斷爭戰,公司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永久性的設施,而國會則不放過任何機會來佔用公司的財富而同時不使它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在這期間,國會有的時候還需要問商人借錢才能維持國內經濟的運轉,1742年,由於政府懼怕戰爭會導致財政困難,同意將東印度公司的許可證的期限延長到1783年,代價是公司向政府再貸款1oo萬英鎊。

最後小衝突真的導致了戰爭,從1754年到1763年在七年戰爭中,英國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加固其在歐洲和北美洲的土地。

戰爭也波及到印度,公司軍隊與法軍在那裡爆衝突,與此同時英國透過工業革命過了它的歐洲競爭者。

由於戰時軍隊和經濟的補給需要與印度的貿易大增,同時英國獲得原材料的能力和生產方式的效率也提高了。

其結果是英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這個富強導致的生產和需求又提高了它對遠洋貿易的需要,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國對世界市場的單一最大佔有者,並對政府施政加以影響。

由此可見商人掌權的弊端有多大,政府都會被商人左右,許多政策也會被商人影響。

當一個國家的政府都需要向商人低頭的時候,這個國家許多政策都會由商人主導。

而商人或者說資本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沒有底線,只要利益足夠大,他們就敢鋌而走險,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只顧著自己腰包鼓鼓,極其短視。

蘇澤是不想看到商人尾大不掉的,他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其中的度,讓商人能放心大膽的去經商,但同時蘇澤也要壓制商人,不允許商人掌權,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該賺的銀子放心賺,只要老老實實聽朝廷的話,朝廷不會沒事就抄家滅族,可不該賺的銀子就別去碰,誰敢伸手朝廷就敢下刀。

商人可以出自己的聲音,但蘇澤絕對不允許商人掌權,更別說讓商人掌握軍事力量了,這是蘇澤絕不允許看到的,即使他自己也能算得上是一個商人。

正是因為他也算是商人,所以他才知道商人掌權的弊端有多大,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商人若是手裡頭有了權力,那麼剛剛在大明落地生根的交易市場勢必會受到影響。

希望煤業公司就是一個例子,為何希望煤業公司的股票會價格一再漲高?

因為蘇澤透過使用權力一再的抬高希望煤業股票的價格,先是形成了壟斷,全大明如今只有這一家公司能合理合法的開採無煙煤,其他地方就算現了無煙煤也不能開採,這就導致了希望煤業公司一家獨大的情況。

若是蘇澤想抄底希望煤業的股票,大可以推動政策,讓朝廷鬆開口子,允許民間開採無煙煤,這就打破了壟斷,希望煤業的股票不說瞬間腰斬,至少會瞬間下跌不少,希望煤業公司的市值會瞬間蒸一大半。

等到腰斬之後,蘇澤就可以去抄底了,全都低價吸入,然後再朝令夕改,讓朝廷再次頒禁止民間開採無煙煤的政策,希望煤業公司又重新形成了一家獨大,股票價格又會節節攀升,蘇澤便可以賺個盆滿缽滿。

這種情況太可怕了,蘇澤根本不敢去嘗試,後世對公務員炒股進行各種限制也是這個道理,洗錢,操控股市這些對於手裡有權利的商人來說就是小兒科,他們倒是獲利了,可其他股民就被割韭菜了。

之所以如今不限制官員參與股票交易的原因有很多,他們有銀子能玩得起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蘇澤有自信壓得住他們,想要操控股市也要看看他這個大莊家答不答應,他這個大莊家不答應射什麼都白搭。

蘇澤不讓朱棣抄家都是蘇澤仁慈,還想抄底?

朱棣和朱瞻基是信任他這個大莊家還是信任那些懂個皮毛的百官還需要想嗎?

蘇澤不敢輕易去嘗試,因為交易市場是他一手締造出來的,他是大莊家不想砸盤,可若是其他商人有了權力就不一定了,誰知道蘇澤會不會被反噬。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蘇澤乾脆把口子封死了,不給商人掌權,不許商人參與政治,等到後面規則制度完善之後,交易市場也會對官員做出限制。

自交易中心成立和股票行的那一日起,蘇澤的手裡就像是捧著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若是他能一直控制還好,控制不住就會傷人傷己。

而之所以蘇澤有底氣敢為了積累原始資本就玩的這麼大還是因為背靠皇室,有朱棣和朱瞻基在身後撐著,而天下兵馬都在老朱家的人手裡。

一旦察覺到不對,蘇澤就會雷霆一擊迅擺平,該殺的殺,該埋的埋,誰要是敢摘他蘇某人的果子,那就讓他去死!

蘇澤雖然如今手裡沒什麼兵馬,可關鍵是朱棣和朱瞻基信任他啊,起碼在商業方面是如此,殺讀書人朱棣和朱瞻基會覺得不妥,會引朝野非議。

可若是有商人敢上躥下跳的蹦躂,得了好處還賣乖,有了錢還不滿足還想要權力,妄圖干涉朝政,那就試試永樂大帝的刀利不利!

沉萬三不就是一個例子,歷史上對於沉萬三這個人眾說紛紜,反正這老哥沒什麼好下場就是了。

根據記載,萬三本名沉富,133o年-1394年,字仲榮,吳興南潯(今屬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商人、鉅富。

元朝中,吳興水災,沉萬三隨父移居周莊鎮,以躬耕農業家,並得到富室6德源賞識,贈予巨資。

此後,沉萬三一邊開闢田宅,一邊進行對外貿易,很快成為江南第一豪富。他在銀子浜設私塾,在蘇州玄妙觀建觀前街,還在南京為朱元章修城牆。

但因他工作完成的太好,朱元章因沒面子而將其配雲南。

對於皇帝來說,一個人太有錢也是一種罪過,容易被皇帝惦記,特麼你一個商人居然比皇帝都有錢,你的腦袋還想不想要了?

本來統治者就不喜商人了,還有商人敢在皇帝面前蹦躂,嚷嚷著我們商人也要權力,皇帝轉頭就能送你一個九族套餐。

至於蘇澤他是一個例外,他的銀子都給了好兄弟朱瞻基了,有啥好事都拉著老朱家一起,變著法的給老朱家的窮鬼送銀子,朱棣喜歡他都來不及呢。

蘇澤就知道銀子多容易遭人惦記,所以當知道朱瞻基就是當朝皇太孫之後,立馬就變臉了,不僅不坑老朱家的銀子了,反而想著法的送銀子出去,又是捐地又是送銀子的。

朱棣一看,喲,小夥子不錯啊,能賺銀子不是什麼本事,大明這樣的人不少,可像蘇澤這麼聽話懂事還知分寸,懂進退的就少之又少了。

朱棣這一高興,不僅不惦記蘇澤的銀子了,還送銀子給蘇澤放在那什麼銀行存起來。

蘇澤也很懂事,從來不嚷嚷著問朱棣要什麼,而是朱棣給什麼他拿什麼。

蘇澤能一步登天,從一個小縣令成為天子近臣,真不是沒有理由的,他小心謹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太瞭解窮鬼們的心理了。

這人一有錢,看誰都像是窮鬼,蘇澤這輩子和上輩子最討厭的就是窮鬼了,上輩子因為他是窮鬼,每天為了房貸車貸而奔波,窮怕了,天天琢磨著如何財,等到他成為有錢人之後他又天天想著如何讓窮鬼別惦記他的銀子。

窮人窮急眼了會造反,天子窮急眼了可就要抄家滅族了,蘇澤老懂哥了!

喜歡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