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 (第2/3頁)

加入書籤

“一個底層百姓家裡想要出一個秀才,不僅需要去私塾讀書,給先生交學費,還要買文房四寶,四書五經,這就是筆不小的花費了。”

“這還不算完,想要出一個秀才,那你總不能讓他放下書本去地裡幹活吧,於是家裡又少了一個青壯勞力,家裡人少的還好,家裡人多的,這多出來一個吃白飯的吞金獸,其他人可就得緊巴巴得過日子了。”

“秀才恐怕你是看不上眼的,畢竟後面還有舉人,舉人之後還有進士,考中進士才能入朝為官,秀才不過是科舉的起步罷了,你看不上眼,可這已經是尋常百姓一生能看到的終點了,擱在村裡都得喊聲秀才老爺了。”

明清的科舉制度,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或儒童。

但需要注意的是,童生並不完全等同於未考上秀才的學子,根據明朝史書記載,只有透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才能被稱童生,或者生員。

明朝時期時,秀才專指府(或直隸州)學、縣學的生員,是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的專稱。

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稱童子試獲得取錄。不論年齡,應童子試的都稱童生。

明時,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讀書人考中舉人也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可也不是每一個舉人都能做官的。

只有考中了進士或者同進士,才能真正的鯉躍龍門。

朱瞻基作為大明的皇太孫,接觸的最差的讀書人都是同進士,秀才,舉人都見不到他的面,可實際上,秀才,舉人已經是普通人一生的終點了。

說到這裡,蘇澤指了指自己看向朱瞻基笑道“現在朝中有不少人都說我蘇澤是寒門貴子的代表,鯉躍龍門,一步登天,一躍成為天子近臣。”

“這句話不算錯,比起他們許多人,我的確是寒門子弟了,可你不知道,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配稱為寒門的。”

“寒門至少你祖上還得闊過,家裡還有些資產能供你讀書,這樣的才能被稱為寒門!”

“我家裡就是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多有錢是談不上的,也不是什麼書香門第,不過是雙親去世前留下了一大筆財產,我兄長還算厚道,也沒侵佔我的那份,於是才有今日站在你面前的二甲進士蘇澤。”

“我不用勞作,也不用管家裡其他人的生計,一日三餐都有人伺候著,每日就讀書,做文章就可以了。”

“實際上,那些農戶,普通百姓根本做不到這一點,他們也要吃飯,也要生活,如何拿得出多餘的錢糧去供養一個讀書人出來?”

“考中了還好,還能改善一下家裡的情況,可若是考不上,那就是好幾年的錢糧打了水漂,下次再考不上,那就又得浪費好些年,若是再考不上,那就完了,家裡多出來了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廢物,還得靠家裡其他人去養著。”

“對於我大明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是他們承擔不起的代價,於是也就絕了供出一個讀書人出來的心思了,農民的孩子長大了也是農民,祖祖輩輩都只是農民了。”

“讀書在我大明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家裡沒有幾個銀子真讀不起書,而我想要改變這種情況!”

“如何改變?”朱瞻基輕聲問道,有些東西他其實不懂,因為他沒接觸過,不懂民間疾苦。

“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之所以那些底層百姓不願意供養讀書人是因為耗費的代價過大,而一旦考不中又沒什麼好處,所以他們才不願意。”

“可你一旦給出了其他的選擇,讓他們明白讀書不止只有科舉當官一條路可以走的時候,就算會耗費錢糧他們也願意供養自己的子女去讀書。”

“我還是拿清風縣舉例,你知道我最開始讓他們送孩子去讀書的時候是什麼情形嗎?”

“什麼情形,說說,我到清風縣的時候,學校都已經開起來了,還真不知道這回事。”朱瞻基有些好奇的問道。

“當時,我讓那些狗東西把家裡的孩子都送去學校讀書,結果沒什麼人聽我的。”

“我就納悶了,我又不收他們學費,啥都不要他們就讓他們的孩子有書讀,白送的好處居然有人不要?”

“納悶之下我就去挨家挨戶問了,結果那些狗東西和我說,孩子去學校讀書了就沒人下地了,特麼的,就清風縣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能種出來多少糧食,再說了那些半大的娃娃也幹不了什麼農活啊!”

“我苦口婆心的和他們說讀書識字是有好處的,我不會害他們的,壓根沒人聽我的,當我在放屁,反正就是覺得讀書沒用,讀了書又考不上科舉,那讀書幹什麼?”

“你說好不好笑,哈哈哈哈!”

蘇澤笑的肚子痛,笑的前俯後仰,他如今想到了當初那副場景都覺得好笑,好笑的同時又有些悲哀。

“那後來呢,後來他們怎麼又願意送孩子去讀書了?”朱瞻基沒覺得好笑,只是覺得清風縣的人都挺有意思的。

“後來啊,老子出了血,先是包他們孩子的一日三餐不說,還給他們補助,只要送孩子去學校的,成績優異的放錢糧以資鼓勵。”

“但效果也不好,那些狗東西雖然把孩子送來了,但熱情不高,就是奔著錢糧來的,估計是回去和婆娘在被窩裡一合計,孩子下地也做不了啥,去學校還能賺老子的銀子,所以才送孩子來學校的。”

蘇澤咬牙切齒,恨的牙癢癢,誰和他說百姓淳樸,愚昧的,這不一個個的比猴都精?

“哈哈哈,那是他們能幹的出來的,蘇兄,真不是我說,你們清風縣的人,真沒其他地方的淳樸,都鬼精鬼精的!”朱瞻基哈哈大笑,顯然是領教過的清風縣的“民風淳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