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紀綱,你娘喊你回家吃飯 (第2/3頁)

加入書籤

最後那個其貌不揚的女子學著大家閨秀盈盈施了萬福,磕磕絆絆的說道“祝郎君此去金榜題名,一路順風。”

當時他覺得有些滑稽可笑,鸚鵡學舌,東施效顰不外如是,明明是一個農家女子,非要學那些大家閨秀,徒惹人笑話。

今日想起倒是覺得那女子雖然動作蹩腳,官話也不太流利,可她神色專注,眼中帶光,甚為好看。

李正陽摸了摸腰間的荷包,從裡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銅錢攥在手心,輕聲呢喃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她給的銀錢早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就用的差不多了,唯獨最後一枚銅錢他一直捨不得花,那個繡著鴛鴦的荷包一直捨不得扔,懸掛在腰間。

後來他的妻子也就是那位吏部侍郎的女兒送給了他很多個荷包,他也有了許許多多的銀子,可他腰間依舊懸掛著那個樣式不算好看,繡工不算精緻的荷包,荷包中也永遠放著那枚銅錢。

他也不知道他為何要如此做,只是有些捨不得。

少年曾許凌雲志,自詡人間第一流。

曾經的他讀書的志向便是報效朝廷,為君分憂,匡扶社稷,可最終他忘記了初心,沉迷於權勢,選擇向現實低頭,活成了以前他最討厭的人。

今日聽了蘇澤一番話,加上最近的遭遇,這才幡然醒悟。

旭日東昇,陽光照在了皇宮的大道上,李正陽迎著陽光大步向前,可卻因為精神恍惚顯得步伐有些紊亂。

宮道邊上的禁衛指著李正陽的背影和身邊的同僚竊竊私語道“你看那位大人像不像條狗?”

李正陽可不知道他如今的狼狽模樣在別人眼裡像是一條喪家之犬,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他似乎心態生了一些轉變。

同樣的,蘇澤也不知道李正陽在想些什麼,此時他已經到了奉天殿,正站在大殿門口東張西望,不知道在找什麼。

當看到李正陽神情恍惚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蘇澤愣了愣,心中腹誹道,這孫子咋了,幾天不見這麼拉了?

李正陽看著昔日好友,神色稍顯複雜,幾次欲言又止,最終只是點了點頭隨即走進了大殿。

蘇澤被看的愣了愣,覺得有些莫名其妙,李正陽這孫子搞什麼飛機,該不會是沒憋著好屁吧?

由不得蘇澤多疑,他可是聽說了,李正陽這孫子可是那什麼罵蘇會的頭面人物,三天兩頭就帶著人聚在一起以罵他為榮。

他就奇怪了,說起來他和李正陽也沒什麼不對付的地方,這孫子沒道理一直罵他啊。

殊不知這正是李正陽的心理不平衡作祟,同樣都是寒門出身,蘇澤若是一直被貶謫在外也就算了,可他又回來了,不僅回來了還攀附上東宮。

而他李正陽付出了那麼多,卻還不如蘇澤混的好,與之相比自然也就心理不平衡了,因此才會見不得蘇澤好,不然他付出了那麼多就成了一個笑話。

當然,如今的李正陽是沒心思再和蘇澤做比較了,一是差距太大了,他已經需要仰望蘇澤了,二則是他如今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看透了一些東西,自然不會再想著找蘇澤的麻煩了。

蘇澤不清楚這些,只是有些詫異李正陽前後態度轉變過大,晃了晃腦袋他也沒多想,繼續東張西望,他在找紀綱。

李正陽此人在蘇澤看來不算是什麼壞人,當然也算不上什麼好人就是了,只要李正陽不來找他麻煩,他也不會專門去針對李正陽。

李正陽在蘇澤的眼中算不上什麼值得針對的大人物,充其量就是一個可憐蟲罷了,更像是這個時代眾多寒門學子的一個縮影。

多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中了進士,卻因為沒有根基靠山不能施展一腔抱負,久而久之自然就被官場如今的大環境給同化了。

官場風氣如此,你不妥協你就只能被踢出局,一生碌碌無為,就如以前的蘇澤一般,因為替太子仗義執言被上官穿小鞋,外放窮鄉僻壤為官,若不是有機遇,一生都只能在窮鄉僻壤了卻餘生,什麼抱負,什麼雄心壯志都給磨乾淨了。

可你一旦妥協了之後,又走上了另一條不歸路,如李正陽一般,一開始他也許也想著輔佐君王,匡扶社稷,可久而久之沉迷在權勢之中便忘記了初心,淪為了以前最討厭的那類人,可悲又可憐。

這大概也是另一類的屠龍者終成惡龍。

因此蘇澤壓根就沒把李正陽當回事,蘇澤現在一門心思想著套紀綱的麻袋,壓根顧不上別的,可看了半圈都沒找到紀綱的人。

恰逢奉天殿裡的小太監來提醒蘇澤快要到早朝的時間了,蘇澤也只能暫時放棄找紀綱麻煩。

小太監有些為難的站在蘇澤面前,他不知道該領著蘇澤去何處,按理說蘇澤是沒資格來上朝的,因此奉天殿裡是沒有蘇澤的位置的。

可這位又有些特殊,小太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