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十九章 飛天 (第2/3頁)

加入書籤

他不喜歡如此興師動眾。

“陛下,這可和臣沒關係,都是那些百姓們聽到了風聲,想要一睹陛下龍顏,才會自行來往西山。”

“百姓們都是因為愛戴陛下才會自來此的啊!”

朱棣鬍子顫動了一下,看了一眼蘇澤沒說話,他覺得蘇澤是在睜眼說瞎話。

這些百姓來西山,要是說和蘇澤沒關係,朱棣是不信的。

不過這也只是小事罷了,他只是不喜歡興師動眾,倒也不會因此苛責蘇澤,只是搞不清楚蘇澤弄這麼一出是為了什麼。

“好了,帶朕去看看吧,朕倒是想看看你要如何上天!”

蘇澤也不說話,領著朱棣來到了熱氣球旁邊。

說是熱氣球,其實也就是個大號的孔明燈。

時間太緊了,只有三天,蘇澤又不是神仙,總不能憑空變出一個能環球航行的熱氣球出來。

這些天他一直在和自己的幾個學生和工匠鼓搗,總算緊趕慢趕的做了個簡陋版的熱氣球出來。

工匠是現成的,都是清風縣的老人,雖然沒做過熱氣球,可有蘇澤提供圖紙和技術支援,做個大號的孔明燈不算是什麼難事。

熱氣球雖然是西方人弄出來的,可原型還是咱們古代的天燈和孔明燈。

孔明燈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手工藝品,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

其起初在古代多做傳遞訊息之用,現代則用於祈福許願,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其起源有“莘七娘放天燈說”和“諸葛亮明說”兩種說法。

這簡陋版的熱氣球自然不如後世工藝完整的熱氣球,但好歹還是能飛起來的。

蘇澤已經讓丁航試過了,只是飛不了太高,還需要用繩子在底下牽著,免得上去了就下不來。

這裡早就在有人在現場忙活開了,用的是多層絲綢,底下是一個大大的籃子,遠遠的看去就像是一個特大號孔明燈。

朱棣看著眼前這個加大號的孔明燈,總覺得蘇澤在和他開玩笑。

孔明燈他是知道的,能飛上天他也知道,可這玩意兒能帶人上天?

朱棣終於是忍不住了,手指著大號孔明燈問道“這不就是一個大號的孔明燈嗎,真能帶人上天。”

朱棣有些後悔了,他覺得他信了蘇澤的鬼話大張旗鼓來西山就是個笑話。

原本他是想在皇宮試試的,就算飛不上天也沒什麼,就當是小孩子玩鬧。

可朱瞻基和蘇澤非要他把文武百官帶著,山腳下還有那麼多百姓在看著,這要是上不了天,可就鬧了大笑話了。

蘇澤連連點頭,能上天啊,咋不能上天,雖然長得和孔明燈差不多,可關鍵是這個孔明燈大啊!

大就是好,大就是正義!

熱氣球能飛天的原理是,空氣是有質量的物質。

相同體積的空氣,溫度不同,它們的密度、質量也不同。這就像水和冰,水結成冰後密度變小。

把冰塊按入水底,它總漂上來,就是因為冰比水密度小的緣故。

氣球升空的原理簡單地說就是球囊內空氣被加熱後密度變小,質量輕於球囊外相同體積的冷空氣,於是球囊產生浮力而升空,就和冰塊在水中上浮是一個道理。

只要浮力足夠大,帶個把人上天算什麼。

朱棣將信將疑,總覺得蘇澤有些不靠譜。

不止是朱棣有些懷疑,就連跟著朱棣來的文武百官也是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這看起來怎麼像是孔明燈?”

“好像就是孔明燈吧,不過我還從未見過這麼大的孔明燈?”

“哈哈哈,蘇澤該不會以為這加大版的孔明燈能上天吧?”

“譁眾取寵,異想天開!”

多是戲謔,質疑,和嘲笑。

沒人相信這玩意兒能帶人上天。

除了朱瞻基,朱瞻基此時已經湊到了熱氣球旁邊,跟著那些工匠一起在忙活,主要是添亂。

他是很信任蘇澤的,蘇澤說火箭能送人上天他都信了,孔明燈能送人上天有什麼稀奇的嗎?

就在眾人嘲笑和質疑聲中,騰騰的熱氣使的絲綢漂浮了起來,浮力越來越大,順帶著下方的籃子也隨之升空,漸漸的越飛越高,下面的人連忙拽著繩子,不讓熱氣球飛跑了。

朱瞻基的驚呼聲傳來,“真的飛起來了!”

朱瞻基愣愣的看著懸浮在半空中的熱氣球,瞪大了雙眼。

雖然他一直跟著那些人在鼓搗,可他也沒看明白這麼大個大傢伙怎麼就飛起來了。

朱棣也有些意外,這還真飛起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