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十二章 鼓吹科學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不管看不看得懂,就問你牛不牛吧,大明有這些東西嗎?

朱高熾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麼了,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之後又才問道“聽瞻基說你在清風縣的時候開了學堂,裡面除了四書五經之外還教授一些雜學。”

“所教授的雜學就是你從古籍上學到的東西?”

蘇澤微微有些彆扭,科學可不是雜學,而是通往真理的道路。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是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科學總是尋求現和了解客觀世界的新現象,研究和掌握新規律,總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

科學是認真的、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同時,科學又是創造的。

科學的最基本態度之一就是疑問,科學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除了儒學一家獨大,其他學問都是不入流的雜學。

對於此蘇澤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解釋道“在清風縣的學堂,除了四書五經之外,還教授科學。”

“科學?”朱高熾有些疑惑的問道。

蘇澤正襟危坐,開始鼓吹科學。

“這門學問指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是對已知世界透過大眾可理解的資料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

“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為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

見朱高熾一臉懵逼,蘇澤只能無奈的換了種方式解釋道“通俗地說,科學不是信仰,而是拿證據說話。”

“它是一種態度、觀點、方法!”

“就比如說,太陽為何會東昇西落?”

“月亮為何會有陰晴圓缺?”

“如何能使火藥爆炸的威力更大?”

“如何能使糧食更高產?”

“如何能送人上天?”

“如何讓更少的生產力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些都是臣現在透過科學的方式正在研究的。”

“科學不單單指一門學問,而是涵蓋了很多方面的知識,歸結總納而來的統稱。”

“現在清風縣的學堂只是起步階段,只教授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醫學,農學,經濟學其中一些最為基礎的知識,並未涉及太深。”

說完之後,蘇澤一臉期待的看著上方的朱高熾。

我都這樣說了,殿下伱應該能聽懂了吧?

科學好啊,科學能讓糧食的產量增加,能讓火器更加強大,還能促進社會展,讓大明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朱高熾沉吟半響才幹巴巴的說道“本宮沒聽懂。”

蘇澤的臉色一下子就垮了下來,得,對牛彈琴了!

不過想想也是,想讓這些古人一下子就接受科學的理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的固有觀念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而且他說的也有點虛,聽不懂也正常,若是朱高熾一聽就懂了,那才奇怪了。

還是得想個法子這群土包子開開眼才行,只有把事實擺在他們面前,這些人才會知道科學的好!

想著想著,蘇澤眼前一亮,三天後不就有一個機會嗎?

學會科學便能上天!

這個噱頭好啊!

儒學不教你咋上天,科學來教!

喜歡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