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九章 火器的問題 (第2/2頁)

加入書籤

蘇五也跟著笑了,他知道有人要倒黴了。

在他們這些蘇澤的親信中流傳著一句話,少爺一笑,生死難料。

說實話,蘇澤不是太想招禁軍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勳貴和將門子弟,最差也是衣食無憂的良家子。

這些人不說嬌生慣養,但也是衣食無憂的殷實家庭,比不得丁航這些清風縣的泥腿子能吃苦。

比起這些人,蘇澤更喜歡窮人,尤其是丁航這樣從小就沒吃飽飯過的泥腿子。

只要給一口飽飯,他這條命就賣給你了,你讓他往東,他絕不往西。

禁軍一般也只是駐紮在皇城內,除了精銳的那一批跟著朱棣南征北戰過,其他人說實話戰鬥力也就那樣。

別看那些禁軍一個個穿著盔甲光鮮亮麗的,可都是樣子貨,上沒上過戰場都說不一定呢。

蘇澤要做的就是改改這些人身上的壞毛病,現在還有心情罵他幾句,說明操練的還不夠。

等到這些人罵都沒力氣罵他的時候,那才是真正開始操練的時候,現在不過是開胃小菜罷了。

既然接了這份差事,那他自然也想做得盡善盡美一點,真要帶出一支不堪一擊的軍隊,他面子上也沒光。

不止他丟臉,朱瞻基也得跟著他一起丟臉,就連朱棣面上也沒光。

好嘛,鎮國衛,好大的名頭,結果就這?

“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嚴苛的紀律!”這兩點就是蘇澤對鎮國衛的要求。

最起碼要保證面對敵方射出的弓箭和騎兵衝鋒的時候陣型不會亂。

陣型一亂,火力的輸出勢必會受到影響,那麼火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現在的火器在戰場上還只是輔助,戰爭中還是以冷兵器為主。

至於那種雙方都走到射程之類,互相射擊的排槍擊退戰術還要再等些年,起碼要等到火器的射程和精度還要提高些才會出現。

現在大明最強的火器部隊神機營所使用的火銃和鳥銃射程一般在數十步至兩百步的範圍,就這麼點距離,騎兵一個衝鋒就沒了。

火炮的射口徑和形體都很大,多數筒內裝填石、鉛、鐵等物,俗稱“實心彈”。

少數則裝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數百步至二三里距離,主要用於守寨和攻城,也用於野戰、水戰和海戰。

實心彈遠沒有開火彈的殺傷力那麼大,主要依靠的是火藥的爆炸推動填裝在進炮筒裡面的石頭,鐵球等,威力也就那樣,蘇澤是看不上眼的。

蘇澤雖然這些年也在研究,可由於缺少專業性人才,所得成就也很有限。

至今為止也就在火銃和鳥銃的基礎上改進了一些,火炮方面則是在火藥方面有了一些進步,距離批次製造顆粒型火藥還很遠,其他方面還沒有什麼實質性突破。

想要快展火器,必須得解決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得了解化學,知道火藥射和爆炸的化學反應原理,準確鑑定火藥中硝和硫磺的含量,由此得知所用的火藥裝多少所得到的射程是多少。

第二,要擁有成熟的冶金理論知識,要弄明白鐵中的含碳量和其他化學成分的作用,以此展出成熟的冶金技術。

第三,要擁有成熟的機械加工理論及裝置,現在大明的火炮還是太粗糙了,其內孔是直接鑄造出來的,沒有對內孔的加工工藝及裝置,所以炮彈與炮膛之間的配合很差,無法保證射擊精度,射程也大打折扣。

只要解決了這三點,火器的作用就會大大提升,逐漸取代冷兵器,成為戰場上的主流。

等到能造出全自動機槍的時候,呵呵.......

那些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就都變成了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好兄弟了!

一切的恐懼都來源於火力不足。

雖然現在八字還沒一撇,但這不妨礙蘇澤做夢,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那一天就實現了呢。

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喜歡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